[实用新型]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7970.4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自控 供热 循环 动态平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供热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都是采用集中供暖的方法向居民小区或者公共场所如机场、码头、车站、商场或商务楼等建筑物供热。近几年,某些城市小区水力失调、热力失调十分严重,小区近端用户阻力损失小,供水从近端短路回到热力站中,造成近端用户室温髙,远端用户室温低。此外,由于管网布局错综复杂和管网损耗,所以普遍存在管网中的不同区域或楼层供热温度相差很大,即使供热泵超负荷运转还是无济于事。为此用户对供热单位的服务很不满意,由此发生的投诉率也很高。
为解决此类问题,曾有技术人员提出在设计中采用压力平衡阀及流量平衡阀,来控制热水供应的均衡,但此方案仅解决了热水流量的均衡,无法解决供热温度的均衡。仍然存在近端室温髙,远端室温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近端室温髙,远端室温低的供热温度不均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
一种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所述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包括:加热装置,供水管,回水管,散热管,智能调节阀,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水流;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出端相连,为供热区域提供热水;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输入端相连,为供热区域回收水流;所述散热管与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相连,设置在供热区内,为供热区域提供热量;所述智能调节阀安装于供水管与散热管的连接处,控制从供水管流入散热管的水流大小;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散热管与回水管的连接处,感应供热区域的出水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智能调节阀相连,并根据感应到的供热区域的出水温度控制所述智能调节阀的开度大小。
优选地,所述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还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加热装置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智能调节阀包括电动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燃气锅炉、或燃煤锅炉。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为PVC给水管,PE给水管,或PPR给水管。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为铜铝复合管,钢铝复合管,或带铝串片的铜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但有效地均衡了各个区域所需的热源,而且还大幅改善了供热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供热效率,通过智能调节阀使得热力管网内的循环供热保持动态平衡,有效提高了输送热能的循环水泵的工作效率,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100包括:加热装置110,供水管120,回水管130,散热管140,智能调节阀150,温度传感器160,水泵170。
所述加热装置110用于加热水流。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燃气锅炉、或燃煤锅炉。
所述供水管120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输出端相连,为供热区域提供热水。进一步,所述供水管包括但不限于PVC给水管,PE给水管,或PPR给水管。
所述回水管130与所述加热装置110的输入端相连,为供热区域回收水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7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提高驼蹄瓣种子萌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