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8018.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葛雷;胡世平;王亮;王勇纲;纪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B65G53/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一次 烟气 除尘 气力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新建及改建的转炉一次烟气大都采用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塔下方香蕉弯收集的粗灰通过内置链式输送机、气动插板阀和气动双层翻板阀在重力作用下送至转炉主厂房内的粗灰仓,加湿后由汽车外运。
现有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输送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内置链式输送机故障率高,经常卡灰,严重影响转炉正常生产;二是粗灰仓设在转炉主厂房内,经常受到炼钢工艺布置条件的限制,要考虑汽车进出的运灰通道,占用了大量的室内空间;三是粗灰加湿不均匀,导致卸灰时到处扬尘,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冷却塔、卸灰管、仓泵、气力输送管和粗灰仓;
所述蒸发冷却塔底部的下锥斗用于捕集荒煤气中的粗灰,蒸发冷却塔内设有料位计;所述仓泵安装在所述蒸发冷却塔的下方,所述蒸发冷却塔的下锥斗的卸灰口和仓泵入口通过所述卸灰管连接,所述卸灰管上设有气动插板阀和第一气动双闸板阀;
所述气力输送管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与第一氮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氮气管的入口和氮气总管相连;所述仓泵和粗灰仓通过气力输送管相连,所述气力输送管上设有第二气动双闸板阀,所述仓泵底部设有第一流化装置;
所述储气罐出口的氮气管分为两路,一路与所述第一流化装置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气力输送管连接,所述储气罐和仓泵之间设有气动球阀;
所述粗灰仓顶部设有仓顶布袋除尘器和真空压力释放阀,所述粗灰仓下锥斗内设有第二流化装置,所述粗灰仓底部的下锥斗的卸灰口和第二手动插板阀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手动插板阀出口和星型卸灰阀入口相连;
所述氮气总管还与第二氮气管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氮气管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二流化装置连接,另一路与仓顶布袋除尘器连接;
第二氮气管和第二流化装置之间设调压阀和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蒸发冷却塔的下锥斗的通气口和所述仓泵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通气管上设有第三气动双闸板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蒸发冷却塔下锥斗上设有第一事故卸灰管,所述第一事故卸灰管上设有第一手动插板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卸灰管和第一事故卸灰管之间设有连接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粗灰仓下锥斗上设有第二事故卸灰管,所述第二事故卸灰管上设有第三手动插板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蒸发冷却塔上设有人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仓泵底部设有排水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少了设备数量及设备维护量。可拆除套香蕉弯和内置的链式输送机,解决了内置链式输送机卡灰的问题,减少了设备故障率,保障了转炉正常生产。
2、粗灰仓既可以放在转炉主厂房内,也可以放在转炉主厂房外,贮灰及运灰不受场地和距离的限制。
3、取消了加湿机,卸灰可采用真空吸排罐车的方式,卸灰时无粉尘外溢,更环保。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干法除尘改造时蒸发冷却塔高度受限的问题,尤其适合转炉一次烟气湿法除尘改干法除尘项目,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发冷却塔1、卸灰管4、仓泵10、气力输送管17和粗灰仓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8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用中分门
- 下一篇:隧洞工程中采用的顶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