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的调压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8054.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东;孟丽坤;徐徐;孙战库;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H01F2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调压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的调压引线结构,适用于调压电流大、级数多的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多级数调压变压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常规多级数调压变压器调压线圈采用螺旋式结构,此结构调压引出线少,易于连接。而一些多级数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线圈额定电流很大,需采用分段纠结式调压线圈,此结构调压引出线多,若直接引出,则占用空间大,引线结构复杂,不利于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压引线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的调压引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的调压引线结构,从调压线圈引出的调压线圈各段出头与汇流铜排连接,汇流铜排通过导线与分接开关连接,其中,所述相互连接的调压线圈各段出头的编号与汇流铜排的编号相同,所述汇流铜排编号和与之连接的分接开关触头编号相同。
所述汇流铜排被上下夹持件夹持固定。
所述下夹持件的一端固定在变压器的器身上。
所述汇流铜排与调压线圈各段出头通过接线头和紧固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调压线圈各段出头从调压线圈引出,通过汇流铜排和导线连接至分接开关,整体结构简单,清晰,线路连接关系清楚,有利于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汇流铜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应用实例
图5是图4的B向视图
图6是图4的C向视图
图1-图6中,1是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出头,2是汇流铜排,3是导线,4是接线头,5是分接开关,6是紧固件,7是上下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的调压引线结构,主要由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出头1、汇流铜排2、导线3、分接开关5组成,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相同编号的出头引至对应编号的汇流铜排2,选择合适截面的导线3从汇流铜排2的另一侧引至分接开关5对应编号触头,最终实现调压引线的引出。
当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出头过多,引出困难或无法引出时,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出头从调压线圈两侧引出,汇流铜排2也放置在调压线圈两侧对应位置,分段式调压 线圈各段相同编号的出头引至对应编号的汇流铜排,最后选择合适截面的导线3从汇流铜排2的另一侧引至分接开关5对应编号触头,最终实现调压引线的引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出头1、汇流铜排2、导线3、接线头4、分接开关5、紧固件6及上下夹持件7组成(见图1、图2、图3),其中汇流铜排2左侧(见图3,本应用实例调压线圈分为六段,即每级调压出头均有12根原线出头)与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对应编号的出头通过接线头4及紧固件6连接,汇流铜排2右侧通过合适截面的导线3(通过汇流铜排2汇流、选择合适截面的导线,出线数量变为3根)、接线头4及紧固件6与分接开关5相应编号触头连接,最终实现调压引线的引出。
请特别参阅图1所示,所述汇流铜排2通过螺杆被上下夹持件7夹持固定,所述下夹持件的一端固定在变压器的器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应用实例适用于采用分段式调压线圈且调压级数特别多的变压器,具体实施见图3、图4、图5、图6。该应用实例将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出头分为两部分1-1、1-2,分别由调压线圈两侧引出,对应位置设有汇流铜排2-1、2-2,其中汇流铜排2-1(或者2-2)左侧(见图3,本应用实例调压线圈分为六段,即每级调压出头均有12根原线出头)与分段式调压线圈各段对应编号的出头通过接线头4-1(或者4-2)及紧固件6-1(或者6-2)连接,汇流铜排2-1(或者2-2)右侧通过合适截面的导线5-1((或者5-2)通 过汇流铜排2-1(或者2-2)汇流、选择合适截面的导线,出线数量变为3根)、接线头4-1(或者4-2)及紧固件6-1(或者6-2)与分接开关5相应编号触头连接,最终实现调压引线的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8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绕线电感磁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