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8821.X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华;苗旺;严加根;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润滑油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油净化装置,用于高粘度润滑油中的油和水、油和气以及污染金属颗粒的分离。
背景技术
在各类冶金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辊耗并减少摩擦;降低轧制力并控制磨损和改善轧材表面质量,大都采用了水以及乳化液进行轧制工艺润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支撑辊辊颈的密封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泄漏,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其轴承腔内会形成负压,从而导致水、乳化液等液体被吸入到轴承内并进入到润滑油中,会造成润滑油乳化、变质。由于支撑辊轴承座腔体都较大,回油管难免做的较粗,回油在油箱内的搅拌作用,容易产生悬浮状气泡夹在油内,若油脂中含气量超标,会造成很多故障以及轴承承载力下降,在此种情况下,必须将油脂内的水分以及其他各类金属杂质从系统中清除掉,保证其正常的性能。
在冶金行业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静置法,通过油水的比重不同进行油水分离,再者通过精密过滤器过滤系统内磨损的金属杂质,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所需静置时间较长,系统占地面积较大,需要一个备用系统,且分离效果较差;其二:所需精密过滤器费用投入较大。
经过中国专利检索,申请号201110081836.5《一种油水分离系统和分离方法》,利用吸油浮子可以随着溶液池中的液位升降而自由升降,达到确保泵抽水时,抽出的是箱体上方的油水混合物,并采用多层折流、缝隙聚油的原理,使分散油污聚集成大颗粒油污,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此外还有许多专利如CN200710056685.1、CN01118975.4、CN01803120.X、CN03117169.9、 CN200710022908.2等大都采用传统方法来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但是这些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该装置只能适用于废水处理以及粘度较低的油液油水分离的场合,而对高粘度润滑油内所含水分分离在现场难以实现,由于油液粘度高,油水很难一次性分离;二是对于油液内的其他杂质这些装置很难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杂质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了润滑油中的杂质,保证润滑油的品质优良,采用真空法、物理法、吸附法等三种原理处理高粘度润滑油内的水分、气体、金属杂质,通过循环进出油的方式,连续处理,缩短净化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的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粘度润滑油净化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连接在静电净油装置上,所述的净化装置由静电净油装置、第一过滤器、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第二过滤器、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以及温度、液位控制处理单元以及相应的管道构成;所述的净化装置的第一过滤器经管道依次连有第一循环泵、缓冲器、恒温加热器、第一油水分离室、第二真空分离室、第二循环泵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二真空分离室经管路与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由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静油槽、集尘体、平板电极、电源、净油机出口管道组成;所述的净油机出口管路连接在第一过滤器上,所述的静电净油机入口球阀连接在第二过滤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包括冷凝器、分水器、储水箱、水箱和第三真空泵;所述的冷凝器经管路连接在第二真空分离室上,冷凝器经回流管路和第三真空泵连接在水箱上,所述的第三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所述的储水箱经分水器连接在冷凝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30U粗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0U精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和第二循环泵均为齿轮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恒温加热器的加热管连通控制电源,所述恒温加热器设置在缓冲器内,恒温加热器包括外罩设有6-10组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分离室分为下层的离心室以及上层的专用分离塔,所述的第二真空分离室包括特殊分离室和强冷凝装置的真空分离专用脱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静电净油装置容积大于等于第一循环泵进油量的最大体积,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的电源为高压电源,所述静电净油装置的集尘体为多孔质纤维状多介质集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8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