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车轮的轮毂的毂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9096.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卫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万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车轮 轮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车轮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车轮的轮毂的毂部结构。
背景技术
铝制的摩托车车轮的轮毂的毂部,由于其两侧面的安装零部件不一样,故一侧的圆面大、另一侧的圆面小,现有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的连接结构为阶梯状的凸台结构(见图1),由于凸台结构的中部有明显的分界线,其使得在刹车时,产生的力会集中在该分界线处,使得该处的应力集中,存在危险;此外,凸台结构制造时,需要的材料多,导致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轮的轮毂的毂部结构,其使得刹车时毂部的应力不集中于某一位置,确保安全;此外,节约了制造材料,使得制作成本低。
一种摩托车车轮的轮毂的毂部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大侧圆面、小侧圆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侧圆面和小侧圆面之间通过圆锥台的外圆锥面连接,所述大侧圆面、小侧圆面、外圆锥面三者形成的内部为毂部安装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由于大侧圆面和小侧圆面之间通过圆锥台的外圆锥面连接,其使得大侧圆面、小侧圆面之间的形成连续性过渡,使得刹车时毂部的应力不集中于某一位置,确保安全;此外,圆锥台的外圆锥面的整个面积小于原来凸台结构的整体面积,即节约了制造材料,使得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摩托车车轮的轮毂的毂部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其包括大侧圆面1、小侧圆面2,大侧圆面1和小侧圆面2之间通过圆锥台的外圆锥面3连接,大侧圆面1、小侧圆面2、外圆锥面3三者形成的内部为毂部安装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万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万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轴夹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供电优化的车辆轴载质量动态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