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9797.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曲胜;王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时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30;E04B2/88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姜胜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幕墙 安全 环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用的幕墙装饰材料就有各种不同种类的产品可以提供选择,现今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其在碎裂时容易飞出伤人,安全可靠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其碎裂时不会伤人,安全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包括陶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板本体内夹设有至少一层聚氨酯弹性体层,所述陶板本体上设置有减重孔,所述陶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截面呈燕尾形的卡条,所述陶板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条相配的燕尾槽。
可选地,所述陶板本体内设置有呈片状的内腔,所述内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所述内腔上下间距设置,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层填充于所述内腔。
可选地,所述减重孔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减重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陶板本体的边缘套设有第一弹性胶条。
可选地,所述卡条套设有第二弹性胶条。
可选地,所述陶板本体的表面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其通过在陶板本体内设置层板状的聚氨酯弹性体层,其可以大面积地粘附陶板本体,陶板本体碎裂时不易产生碎片,有效防止陶板碎片掉落、飞溅,从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避免伤人,安全可靠性高。而且在陶板本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截面呈燕尾形的卡条和与所述卡条相配的燕尾槽,使陶板连接更方便、更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幕墙用安全环保陶板,包括陶板本体10,所述陶板本体10内夹设有至少一层聚氨酯弹性体层11,聚氨酯弹性体层11可以粘附陶板本体10,以防止陶板本体10碎裂飞散伤人。所述陶板本体10上设置有减重孔,以减轻产品的重量。所述陶板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截面呈燕尾形的卡条12,所述陶板本体1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条12相配的燕尾槽13,相邻的陶板本体10通过卡条12和燕尾槽13扣接,相邻的陶板本体10不易分离,结构可靠性高。
具体地,所述陶板本体10内设置有呈片状的内腔,所述内腔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所述内腔上下间距设置,聚氨酯弹性体层11相应地设置有至少两层,所述聚氨酯弹性体层11填充于所述内腔,粘附面积大、效果好。与设置有间距设置的孔状的聚氨酯弹性柱相比,陶板本体10即使碎裂,在片状的聚氨酯弹性体层11的粘附下,其能保持基本完整,不易产生碎片,可靠性高。
具体地,所述减重孔设置有多个。
具体地,所述减重孔可呈圆形或多边形等,例如正六边形。
具体地,陶板本体10可呈矩形,所述陶板本体10的边缘套设有第一弹性胶条,第一弹性胶条位于陶板本体10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以减震、隔音。卡条12和燕尾槽13设置于陶板本体10的上下两侧。
具体地,所述卡条12套设有第二弹性胶条,以减震、隔音。
具体地,所述陶板本体10的表面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品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时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时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