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0639.8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魏运良;张海琴;魏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县市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18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控 加工 平面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阀体的加工刀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逐步攀升,如何提高汽车的产能以及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是汽车生产商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汽车用阀体的发兰面上需要加工出一个油封槽,而油封槽壁特别薄,只有1.4mm,且位置度要求较严,加工比较困难,目前的加工方法容易出废品,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独特、定位准确、加工精度高且生产效率高的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含有刀体,所述刀体的后端设置有莫氏锥体,所述刀体的前端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切削刃,所述刀体上设置有两个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切削刃的排屑方向相对应。
所述排屑槽的后端为弧形且深度逐渐变浅。所述切削刃外表面上设置有切面,该切面与轴平面的夹角为18°。所述两个切削刃的外端处于直径为13.6mm的圆周上, 所述两个切削刃的内端处于直径为8.8mm的圆周上,所述切削刃的高度为3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刀体的前端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切削刃,能够切削出环形油封槽,同时保证油封槽的精确位置和加工精度。
2、本实用新型刀体上设置有排屑槽,能够将切屑及时排出,另外,排屑槽的后端为弧形且逐渐变浅,排屑更顺畅。
3、本实用新型切削刃外表面上设置有切面,能够保证加工尺寸和精度,防止出废品。
4、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定位准确、加工精度高且生产效率高,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莫氏锥体,2-刀体,3-排屑槽,4-切削刃,5-凹槽,6-切面。
用于数控铣加工平面槽的刀具含有刀体2,刀体2的后端设置有莫氏锥体1,另外,刀体1的前端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切削刃4,刀体2上设置有两个排屑槽3,排屑槽3与切削刃4的排屑方向相对应。
排屑槽3的后端为弧形且深度逐渐变浅,便于排屑。切削刃4外表面上设置有切面6,该切面6与轴平面的夹角为18°,能够减少废品。
两个切削刃4的外端处于直径为13.6mm的圆周上, 其内端处于直径为8.8mm的圆周上,切削刃的高度为3 mm,采用上述尺寸,能够切屑出所需要的油封槽。
工作时,将刀体2后端的莫氏锥体1套装固定在普通钻床的动力锥套中,夹具将工件固定,启动电机,使刀体2旋转,从而使切削刃4切削出所需油封槽,效率高且位置尺寸精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县市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辉县市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0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