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1005.4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丽;李毅;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丽;李毅;黄新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001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气管 切开 患者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临床中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的气管切开患者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患者有研究表明,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可达6%~66%[1],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雾化吸入是治疗气管切开引发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将药物以雾气形式经气切开套管直接到达肺部病变部位,作用直接,起效迅速,避免对非病变器官影响,同时用药剂量小,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疗效高并且使用方便。但目前国内临床中使用的简易雾化器为“口含式”和“面罩式” ,对于治疗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存在以下缺点:
1、气管切开患者多处于平卧位或半卧位,做雾化吸入时,以往的雾化器雾化管路较短,多以倾斜40o~60o进行雾化治疗,护理人员需弯腰手扶雾化器10~20分钟,容易疲劳。
2、雾化时由于药物作用气道,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而以往雾化器没有遮挡痰液喷溅装置,痰液易喷溅出来,容易污染周边环境及护理人员。
3、雾化器不能与气管切开管紧密连接,雾化时气雾有近1/2量没有进入气道,降低雾化效果,延长雾化疗程,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故临床中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口含式”和“面罩式”简易雾化器做雾化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增强雾化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的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雾化器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雾化器包括雾化罐、螺纹管、吸痰口、T型接口、气管接口,所述的雾化罐通过螺纹管与T型接口连接,T型接口上端设置吸痰口,下端设置气管接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雾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新型雾化器连接一带“T”型接口螺纹管,螺纹管适度增加雾化器的长度,减轻了护理人员操作难度和强度;螺纹管末端的“T”型接口与气管切开套管紧密连接,进行雾化时能够让雾化药物充分进入气道,减少气雾流失;雾化时如需要吸痰可从“T”型接口上端接口吸痰,避免痰液溅出,此种雾化器增强了雾化疗效,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将原有雾化器进行改造,雾化器与气管切开套管处通过带“T”型接口的螺纹管连接,这样可有效将雾化药物吸入患者体内,从而促进药物吸收,同时在雾化时如需吸痰,可从“T”型接口处吸痰,避免痰液喷溅出来,新型雾化器的使用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新型雾化器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疗效好。
2、螺纹管可增长雾化管路距离,同时“T”型接口可做360旋转,方便护理人员调节角度,可起到省力作用。
3、雾化时气雾完全进入气道,药物充分被吸收,临床中可提高气管切开患者雾化治疗疗效。
4、雾化操作中,必要时可同时进行吸痰。
5、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从而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
6、带“T”型接口的螺纹管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提高,治疗时间缩短,护理人员操作省力、安全,社会效益明显。治疗费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相应减轻,治疗效果显著。
表1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雾化治疗时应用新型雾化器与普通雾化器进行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丽;李毅;黄新,未经陈丽丽;李毅;黄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1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