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活塞杆耳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1321.1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勇荣;谢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 活塞杆 耳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活塞杆耳环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鳍叶转动的油缸转动机构,属于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主要用于在海上航行的客滚船、渔政船、科考船和军用船舶上,以减小船舶在风浪中航行的横摇幅度,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度和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可使船舶在风浪航行过程中转动鳍叶产生的正负攻角来抵抗风浪产生的横摇力矩使船舶处于平稳航行的状态同时减小船舶航行中的阻力,应用较为广泛。活塞杆耳环是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用于鳍转动的执行机构的主要部件——与十字轴组、摇臂、转鳍油缸、连杆、曲柄共同组成了鳍转动的执行机构,如图4、图5所示,现有技术中活塞杆耳环为整体锻钢件,加工余量非常大,需通过车削、刨加工外形及线切割等工序,操作极为不便,加工难度大,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活塞杆耳环结构,降低加工难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材料利用率,且可成倍提高生产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活塞杆耳环结构,包括活塞体和圆环体,特征是:在所述圆环体的内表面和活塞体的外表面分别设置螺纹,圆环体通过内表面的螺纹与活塞体外表面的螺纹连接。
在所述圆环体的内圈端面设置坡口,圆环体的内圈两端部与活塞体烧焊成形。
在所述活塞体的上下部分别设置上槽体和下槽体,上槽体和下槽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只需将粗加工过的圆环体与活塞本体螺纹连接后打坡口焊接而成,省时省力,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装配精度,且可成倍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杆耳环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杆耳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活塞杆耳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活塞杆耳环结构包括活塞体B和圆环体A,在圆环体A的内表面和活塞体B的外表面分别设置螺纹,圆环体A通过内表面的螺纹与活塞体B外表面的螺纹连接;在所述圆环体A的内圈端面设置坡口,圆环体A的内圈两端部与活塞体B烧焊成形,然后通过车加工圆环体A至所需尺寸即可,加工简单,劳动强度低,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所述活塞体B的上下部分别设置上槽体A1和下槽体B1,上槽体A1和下槽体B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销轴孔A2和第二销轴孔B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原理,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杆耳环结构的上端与转鳍油缸1构成连杆机构,下部通过销轴与连杆5连接并带动曲柄6作转鳍动作,中部的圆环体A在摇臂2中作上下滑动状态。当船舶在有风浪的海中航行时,启动减摇鳍装置,由转鳍油缸1带动活塞杆耳环结构在摇臂2中作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活塞杆耳环结构下部销轴连接的连杆5带动曲柄6使鳍叶做上下翻转动作,使其产生的正负攻角来抵抗海浪产生的波浪力矩从而降低船舶在航行过程产生的横摇力矩来达到船舶航行的平稳性,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及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舟船舶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1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工程分段建造支撑装置
- 下一篇:工程船用导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