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变产品表面流动性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1545.2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夏士玉;徐立盛;宫永超;林晓庆;宋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7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王树本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产品 表面 流动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变产品表面流动性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电子外观塑料产品及医疗塑料器械等领域,塑料产品外观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但是由于塑料本身性质和模具结构的局限性,成型后的塑料产品内部加强筋会在相应外观处有缩痕、色差明显等缺陷,从而导致翘曲程度大、废品率高。现有解决方案是提高模具温度,提高塑料流动速率,但是成型周期增大。塑料在相应的温度下呈熔融状态,在模具成型过程中,熔融状态下的塑料经过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注射到模具型腔中。但在塑料分子结构相同、成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模具各个部分结构的差异会引起塑料流动阻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塑料的流动速率,从而出现外观缩痕明显,色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变产品表面流动性的模具。该模具是将动模型芯成形表面加工制成皮拉米表面,用来改变塑料的流动速率,从而避免产品产生缩痕、色差、翘曲、废品率高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
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变产品表面流动性的模具,主要包括定模型芯、动模型芯、第一、第二顶出板、第一、第二支承板及第一、第二导柱,所述动模型芯成形表面加工制成皮拉米表面,用于改变塑料的流动速率;所述定模型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固定于定模板内,所述动模型芯通过第三螺栓连接固定于动模板内。
所述皮拉米表面具有规律性进行排列,呈金字塔形状。
所述定模板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固定于定模座板上。
所述第一导柱安装在定模板内与之形成紧配合,并贯穿于定模板和动模板。
所述第二导柱镶入动模板内与之形成紧配合,并贯穿于第一、第二顶出板。
所述第一支承板通过第六螺栓连接固定于动模座板上。
所述动模板及第二支承板通过第四螺栓连接固定于动模座板上。
所述第一、第二顶出板通过第五螺栓连接,并位于动模座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一种改变产品表面流动性的模具,主要包括定模型芯、动模型芯、第一、第二顶出板、第一、第二支承板及第一、第二导柱,所述动模型芯成形表面加工制成皮拉米表面,用于改变塑料的流动速率;所述定模型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固定于定模板内,所述动模型芯通过第三螺栓连接固定于动模板内。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将动模型芯成形表面加工制成皮拉米表面,用来改变塑料的流动速率,从而避免产品产生缩痕、色差、翘曲、废品率高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座板,2、定模板,3、定模型芯,4、第一导柱,4a、第二导柱,5、动模型芯,6、动模板,7、第一支承板,7a、第二支承板,8、第一顶出板,8a、第二顶出板,9、动模座板,10、第一螺栓,10a、第二螺栓,10b、第三螺栓,10c、第四螺栓,10d、第五螺栓,10e、第六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1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