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音复合垫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055.4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凌云;贺一辉;叶阳;陈芳;丁舒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32B27/30;B32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 复合 垫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垫层,尤其涉及一种消音复合垫层。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周遭会产生很多噪音,包括发动机噪声、风噪、路噪等,这些噪声源从各个渠道传播到车内,给人造成不舒适感。因此,现有车辆内普遍设置隔音垫来隔离或者吸收噪声,藉此提高车内成员的舒适感。为了更好地隔离或者吸收噪音,隔音垫主要设置在汽车的防火墙、地板区域,有时候也会根据需要使用需要设置在顶衬、衣帽架、行李箱饰板等零件的背面。
如图1所示,目前车辆内部安装的隔音垫主要采用传统的消音垫层制成,所述消音垫层通常在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氯乙烯(PVC)或橡胶等隔音材料1′的背面背覆一层聚氨酯发泡、再生棉毡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吸音材料2′。但是,上述隔音垫层主要是一层致密的重涂层,这种材料密度较大,所制成的零件重量较大,因此对于整车重量、安装以及运输都造成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音复合垫层,其能够保证消音效果的同时降低消音复合材料的密度,相应地减轻消音复合垫层所制成零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消音复合垫层,包括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之间的隔音膜,其中,所述隔音膜上均匀地分布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层和所述第二吸音层由面密度为600g/m2-2000g/m2的吸音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音层的厚度为5-35mm。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膜为聚乙烯膜。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膜的克重为25g/m2-50g/m2。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膜上通孔的开孔率为20%-30%。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3-1m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间距为2-8mm。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吸音层、第二吸音层和隔音膜对入射噪声进行吸收和反射,有效地保证声消音复合垫层的声学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隔音膜替代致密的隔音重涂层,而且在隔音膜上设置多个通孔,有效地降低了消音复合垫层的密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消音垫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消音复合垫层示意图;
图3a是现有技术中消音垫层的消音原理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消音复合垫层的消音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消音复合垫层中隔音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复合垫层,包括第一吸音层1和第二吸音层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音层1和第二吸音层2之间的隔音膜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吸音层1和第二吸音层2通过隔音膜3粘结在一起。具体地,隔音膜3在高温加热下熔化,并粘合在第一吸音层1和第二吸音层2之间,冷却固化之后,第一吸音层1和第二吸音层2即粘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隔音膜3上还均匀地分布有多个通孔4。本实用新型通过隔音膜3替代致密的隔音重涂层进行隔音,而且在隔音膜3上设置多个通孔,有效地降低了消音复合垫层的密度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