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设备的伤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225.9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绕线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线设备的伤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一种将线形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常用于电机行业的生产中。根据待缠绕工件的不同,其绕线的方式有两种:散绕;直接绕制。其中,散绕就是使用绕线机将漆包线绕制在特定的绕线模具上,绕制成型后,将绕组与绕线模具相分离,再通过人工将绕组与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相嵌合,即嵌线;直接绕制是使用绕线机将漆包线绕制在套有绝缘材料的定子或转子上,无需人工嵌线。
由于直接绕制方式是直接将漆包线绕制在定子或转子上,免去嵌线工艺,其自动化程度更高,产率高,且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在进行直线绕制时,由于绕线机的高速运行,漆包线与设备的零部件及定子或转子铁芯上擦过容易造成漆包线的漆膜受损,导致电机匝间短路,最终造成电机的不运转或者烧毁。这对企业的成本和质量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时检测装置,当漆包线在绕制过程中漆膜受损时即刻报警停机,便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设备的伤线检测装置,能够实时检测漆包钱的漆膜受损,并控制绕线机的运行停止和/或报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绕线设备的伤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漆包线圈上漆包线的一端与检测电路连通,另一端进入绕线机进行绕制,所述检测电路、绕线机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通,检测电路输出信号至绕线机来控制绕线机的运行停止和/或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该检测方式响应快,一旦有漆包线的漆膜受损,漆包线与绕线机之间就导通,电源正极通过检测电路、漆包线、绕线机后与电源负极连通,形成回路,检测电路中就有电流从中流过,通过反馈信号给绕线机,使其停止绕线和/或报警;同时该电路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一种绕线设备的伤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10,位于放线盘20上的漆包线A的一端与检测电路10连通,另一端进入绕线机30进行绕制,所述检测电路10、绕线机30分别与电源50的正、负极相连通,检测电路10输出信号至绕线机30控制绕线机30的运行停止和/或报警。本实用新型中,一旦漆包线A上有漆膜受损,漆包线A与绕线机30即导通,电源50的正极通过检测电路10、漆包线A、绕线机30与电源50负极连通,形成回路,检测电路10中就会有电流流过,当检测电路10检测到电流时会输出信号给绕线机30,使其停止工作和/或报警,以便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巧妙之处在于,将漆包线A与绕线机30的配合类似于检测回路中设置了一个开关:当漆包线A漆膜受损与绕线机30相接触时相当于开关闭合,回路导通;当漆包线A正常,与绕线机30之间绝缘,相当于开关断开,回路截止。
在绕线机30进行快速绕制时,常出现待绕制的定子或转子40与漆包线A发生磕碰,也很容易导致漆包线A的漆膜受损。虽然待绕线的定子或转子40上套设有绝缘材料,这里只在定子或转子40上需要绕线的地方设置绝缘材料,其他部分均未设置绝缘材料,因此偶尔也会出现漆包线A的漆膜受损的地方与定子或转子40未设置绝缘材料的部分相接触,也会导致电机匝间短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定子或转子40与电源50的负极相连,进一步保证绕线过程的可靠性。
在检测中,由于电源50的正极通过检测电路10、漆包线A、绕线机30与电源50负极连通,形成回路,如果电源50的电压太高,就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对绕线机30旁边的工作人员造成电击伤害。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这里采用的电源50电压较低。而放线盘20上的漆包线A较多,其阻值也较大,一般可达到MΩ数量级,在电源50电压较低的情况下,检测电路10中流过的电流很微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2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射频康复仪
- 下一篇:一种X射线成像机器人及其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