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401.9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红;何勇;田云;王刚;郑伟;黄晓兰;胡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纤维检验局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7/00;G01G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蚕 快速 评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蚕茧质量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
背景技术
蚕丝作为一种天然纤维材料,在使用上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提高发展,出现了各种化学合成的纤维材料,尽管化学合成纤维材料在生产成本及耐用性方面有着蚕丝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蚕丝作为一种天然材料也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蚕的养殖比较分散,各养殖点需要把蚕茧收集后才能进入蚕茧加工厂进行进一步加工。由于分散养殖的各养殖点得到的蚕茧品质高低各不相同,需要在蚕茧收购集中时对蚕茧品质进行评测后进行计价。目前对小批量散养蚕茧收购中,评级一般采用干壳量分级,一般指从农户出售的鲜茧中抽取代表性的样茧,切剖后将鲜茧烘干至无水恒量作为抽样茧的干壳量,并以干壳重量定基本等级,再结合上车茧率、好蛹率、色泽等指标做补正。这种评测方法时间过长达到30分钟以上,而且在烘干过程中容易烤焦或干燥不充分,评测结果不准确,同时评测过程中属于破坏性检测,成本较高。
专利文献《一种便携式蚕茧质量测试机》(申请号:200720082205.4)记载了一种蚕茧检验设备,该检验设备是通过对被检蚕茧进行缫丝实验得到,检测一批的时间需要2-3名检测人员,4-5小时的检测时间。专利文献《蚕茧无损速评仪》(申请号:98112140.3)中,可以对蚕茧进行无损检测,但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用真空泵产生负压从而检测出蚕茧的品质,测试能耗及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可以在不破坏被测蚕茧的情况下对蚕茧质量等级进行测。同时本蚕茧质量评测箱采用智能化控制,便评测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包括底箱,箱盖,安装板,其特征是安装板上设置透光孔,透光孔下设置测试托盘,测试托盘上设置用于存放被测蚕茧的测试坑;箱盖上设置测试灯,箱盖盖合后,测试灯与透光孔对齐;底箱侧壁设置透明板,测试托盘下方设置用于箱外通过透明板观测测试托盘底面的平面镜;安装板上还设置测试盒,测试盒侧面设置测试正电极和测试负电极,所述测试正电极和测试负电极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测试盒下端设置用于测量测试盒内蚕茧重量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安装板上还设置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与外部设备数据交换,底箱侧面设置USB接口,打印串口,输入串口,TF卡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打印串口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输入串口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TF卡接口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为方便对不同品质蚕茧进行评测,测试灯由2-30只LED发光二级管组成。
安装板上设置用于存放砝码的砝码盒。测试托盘上的测试坑可以替换为测试孔,用以适应不同特性的蚕茧。
本实用新型的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中,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测试灯调光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称重信号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测试正电极与湿度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连接;测试负电极与湿度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连接;触摸屏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USB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打印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输入串口转换模块与微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TF卡驱动模块与徽处理器模块信号连接。其中湿度信号转换模块包括精密电阻测量电路和模数信号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通过在一个评级仪内设置透光测试,重量测试和含水量测试,可以使蚕茧收购中的蚕茧质量评测在一个评级仪中完成,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采用无损检测,不需要对被测蚕茧进行破坏,降低了评测成本。在评测数据上采用微处理器自动处理,提高了桑蚕鲜茧快速评级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评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打开箱盖后的示意图。
图5为控制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纤维检验局,未经重庆市纤维检验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