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音葫芦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487.5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孙峰;刘家琪;井玲玲;申仪炜;孙炎玮;余景;赵敏;王丹;章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G10D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音 葫芦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民族管乐器,更为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音葫芦丝。
背景技术
葫芦丝是我国西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为使用的一种民族管乐器,葫芦丝吹奏出的曲调飘逸柔美、悦耳动听,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葫芦丝按照音高分为高音葫芦丝、中音葫芦丝和低音葫芦丝,目前的低音葫芦丝是由主管和设置在主管上指孔及固定连接在主管一端的葫芦发声体组成,吹奏时吹奏者用嘴吹吹孔、用手指按着或松开指孔就能吹奏出优美的曲调,但是这种结构的葫芦丝吹奏出的音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很难满足需要更低音调的场合吹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的低音葫芦丝在原来主管的基础上再加长主管,虽然达到了更低音调的结果,但是主管太长了影响吹奏者的吹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吹奏者吹奏且满足低音调场合吹奏的低音葫芦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低音葫芦丝,包括葫芦发声体、设置在葫芦发声体一端的吹孔、葫芦发声体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和设置在主管上的指孔,所述主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管,主管与副管连接后的形状是“U”型的。
所述的主管通过连接套环与副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低音葫芦丝,结构简单,在主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环固定连接副管,连接后的主管和副管的形状是“U”型的,这样不会因为主管太长而影响吹奏者手指演奏困难的问题,通过试验,这种结构的低音葫芦丝吹奏出的音调比目前市售的低音葫芦丝的音调还要低两个八度,适合更低音调的场合吹奏,可以作为少数民族乐队中低音乐器来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连接套环,2、副管,3、葫芦发声体,4、指孔,5、吹孔,6、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低音葫芦丝,包括葫芦发声体3、设置在葫芦发声体3一端的吹孔5、葫芦发声体3另一端与主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和设置在主管6上的指孔4,主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管2,主管6与副管2连接后的形状是“U”型的。
主管6通过连接套环1与副管2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低音葫芦丝,结构简单,在主管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环1固定连接副管2,连接后的主管6和副管2的形状是“U”型的结构,不仅解决了主管6太长而影响吹奏者手指演奏的困难,同时也适合需要更低音场合的演奏,通过试验,这种结构的低音葫芦丝吹奏出的音调比目前市售的低音葫芦丝的音调还要低两个八度,适合更低音调的场合吹奏,可以作为少数民族乐队中低音乐器来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