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600.X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龙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3/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籽粒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收获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的收获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领域的玉米收获机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引导下发展迅速,玉米机械化收获率快速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其中,玉米籽粒收获是玉米一次性能够完成玉米穗收获、脱粒装箱作业、秸秆根据要求进行切碎或回收的收获机械。
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实现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采用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实现,或在谷物联合收割机结构基础上换装部件后实现玉米籽粒收获。
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能够实现小麦、玉米两种作物的收获。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土地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具备粮食烘干等条件(或在玉米含水率较低情况下收获),广泛适用于小麦、玉米籽粒的收获。在我国新疆、东北部分地区,往往在玉米生长结束,籽粒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得到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割台先将玉米穗摘下,通过过桥将玉米穗喂入脱粒室进行脱粒,清选后通过提升器将玉米籽粒提升至粮仓。其缺点是,国外生产的均为谷物联合收获机附带玉米割台实现玉米籽粒收获,购机成本非常大。而我国大部分适合玉米籽粒收获的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却很少,很难通过跨区作业同时收割小麦和玉米获得收益。
谷物联合收割机结构基础主要是对拨禾轮、切割器、脱粒滚筒和轴流滚筒等部件换装,组成玉米籽粒收割系统。工作原理:割台切割器从玉米秸秆根部切断,将玉米及玉米秸秆全部喂入脱粒室进行脱粒粉碎,大部分粉碎后的秸秆排出脱粒室,玉米籽粒通过清选后由提升器提升至粮仓。其缺点是采用了全喂入方式进行脱粒粉碎,籽粒破碎率较高、脱粒室排出秸秆时籽粒夹带损失率也较高,动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
基于以上原因,亟需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玉米籽粒专用收获机,以满足我国农机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先进、结构简单、适应性广泛、可靠性高的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包括:割台、驾驶及操纵机构、升运器及杂余切碎机构、动力及输出装置、机架及行走机构、秸秆处理机构、脱粒及清选机构、籽粒箱;:割台安装在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前端,并与机架及行走机构连接;驾驶及操纵机构安装在机架及行走机构前部上面;升运器及杂余切碎机构安装在机架及行走机构上;升运器及切碎机构与机架及行走机构之间安装动力及输出装置;秸秆切碎机构安装在机架及行走机构下面;脱粒机清选机构紧邻升运器及杂余切碎机构后面安装在机架及行走机构上面;籽粒箱紧邻脱粒及清选机构安装在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尾部。
驾驶及操纵机构中的液压操作箱、变速操作手柄、手制动手柄、脚油门踏板、脚制动踏板、可调式座椅、方向机、离合器踏板均安装在驾驶平台上面。
动力及输出装置中的动力输出装置与柴油机紧密连接。
机架及行走机构中的驱动轮安装在机架前部下面,行走变速箱安装在机架前段底部,导向轮与后桥连接并安装在机架后部下面。
脱粒及清选机构中的喂入口安装在机体顶部,第一钉齿滚筒、第二钉齿滚筒安装在机体上部,并排分布,清选分机安装在机体下部,底搅龙安装在机体底部,籽粒升运器安装在机体底部一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能够实现在田间状态下将玉米穗摘下,将其通过升运器提升喂入至脱粒机构进行脱粒作业,清选风机将杂余清除,被清选后的玉米籽粒通过籽粒升运器提升落入籽粒箱储存,秸秆切碎机构将地面秸秆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粉碎或回收。本技术将玉米免剥皮脱粒技术应用到了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上,形成了玉米籽粒收获系统,简化了玉米籽粒脱粒清选流程,结构简单实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驾驶及操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动力及输出装置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机架及行走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的脱粒及清选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龙,未经张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