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977.5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515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锅是现代厨房中非常重要、常见的烹饪器具之一,如电饭锅、电紫砂锅等都是电加热锅,通电即可使用,非常方便,成为家庭厨房中不可缺少的炊具。电加热锅的内锅材质不同,电饭锅的内锅以铝锅为主,电紫砂锅内锅是紫砂材质,还有一些电加热锅的内锅是陶瓷材质。
现有电热锅内锅(特别的是陶瓷内锅)的加热装置一般采用发热盘,发热盘直接与内锅的底面接触。一些内锅,如陶瓷内锅,陶导热性能差、热膨胀系数小,所以,当发热盘通电发热时,发热盘只对内锅的底面进行加热,故其加热装置的加热速度慢、热量传导差、热能效低,发热盘的局部加热还容易导致内锅受热不均匀,从而使内锅容易发生爆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热量传导好、热能效高且加热均匀的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发热部件,在内锅外套设有一导热锅,所述导热锅与所述内锅为分体结构,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导热锅的外底面接触,所述导热锅内底面和所述内锅外底面接触,导热锅侧壁与所述内锅侧壁高度比为1/6—5/6;在所述导热锅外设有内隔热层,所述内隔热层和所述导热锅之间形成内隔热腔,所述内隔热层包围住所述发热部件,在所述内隔热层和导热锅外还设置有外隔热层,所述外隔热层和所述内隔热层之间形成外隔热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热锅外底面上,所述内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导热锅的外底面外。
所述外隔热层与所述导热锅接触或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导热盘体和发热管,所述导热盘体与所述导热锅的外底面接触,所述发热管与所述导热盘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盘体钎焊在所述导热锅上,所述发热管钎焊在所述导热盘体上。
优选的,所述发热管是一弯曲的圆型,两冷端交叉错位装在所述导热盘体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热锅底部有一向下的凹槽,且在所述导热盘体中间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热锅底部凹槽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导热锅为导热铝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发热部件通电发热时,整个导热铝锅具有比较均匀的温度,所以可以对内锅的底面和下部同时进行加热,从而使加热速度快、热量传导好、热能效高,同时,由于加热均匀,还可防止内锅爆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热管的结构图。
图中:导热铝锅—1 内锅—2 所述导热盘体--31 发热管--32 内隔热层—4 外隔热层—5 凹槽—6 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发热部件,在内锅2外套设有一导热铝锅1,所述导热铝锅1与所述内锅2为分体结构,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导热铝锅1的外底面接触,所述导热铝锅1内底面和所述内锅2外底面接触,导热铝锅1侧壁与所述内锅2侧壁高度比为1/6—5/6。
当内锅2的下部放置在导热铝锅1内时,导热铝锅1的内底面与内锅2的外底面相接触,导热铝锅1的内侧面与内锅2下部的外侧面相对应,因此,当发热部件通电发热时,发热部件产生的热传递给导热铝锅1的底面,再由导热铝锅1的底面迅速传递到导热铝锅1的侧面,从而使整个导热铝锅1具有比较均匀的温度,所以导热铝锅1便能够对内锅2的底面和下部同时进行加热,进而使加热速度快、热量传递好,热能效高,同时,由于加热均匀,防止了内锅2(尤其是陶瓷等热传导差的内锅2)爆裂。
参见图1-图3,在所述导热铝锅1外设有内隔热层4,所述内隔热层4和所述导热锅之间形成内隔热腔,所述内隔热层4包围住所述发热部件。在内隔热腔内有空气,除传导给内锅2的热能外,发热部件其它的热能经铝锅的底部往外辐射给内隔热层4,由于空气的热传导率小,因而内隔热腔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利于热量的充分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加热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