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009.6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安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德卡尔氢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7/08 | 分类号: | F02B77/08;F02B77/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方博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乾***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氧气 清除 发动机 三通 爆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属于防爆燃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发动机积碳的清除方式中,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被认为是很好的方式,不但积碳清除效率高,而且不用拆卸发动机,不伤害发动机的零部件,比如腔体、活塞、活塞环、垫圈等,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但是,在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过程中发动机是怠速运行,很容易熄火,如果发动机突然熄火,进气道失去负压,不能吸入补充空气时,氢氧气源的压力使发动机内部和进气道充满高纯度的氢氧气,一旦再次启动发动机,火花塞将点燃这些高纯度氢氧气,引起氢氧气爆燃,造成发动机损毁,甚至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利用电解水制取氢氧的氢氧割焊机简单改动后,直接用于清除汽车发动机积碳。这种作法非常危险,稍有操作不当,就会出现发动机爆燃或进水现象,损毁发动机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进而提供一种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三个接口,所述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阀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三通通道,对应第一接口的为氢氧气进气口,对应第二接口的为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对应第三接口的为混合气体进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连接在发动机与氢氧气源之间。当发动机突然熄火后本实用新型即可自动停止向发动机内输送氢氧气,并且将残留在混合气体出口管以及发动机内的部分混合气体一并吸出,避免了发动机再次启动时发生爆燃,从而避免了发动机的损毁,避免了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风险。发动机再次启动后,即刻进入正常的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三通防爆燃装置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发动机熄火时);
图4为三通防爆燃装置的气体流向示意图(发动机启动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利用氢氧气清除发动机积碳的三通防爆燃装置,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上设有三个接口,所述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2、第二接口3和第三接口4,所述阀体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三通通道,对应第一接口2的为氢氧气进气口6,对应第二接口3的为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7,对应第三接口4的为混合气体进出口5。
所述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7为内端口直径小、外端口直径大的喇叭形结构。
所述氢氧气进气口6的直径小于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7内端口的直径。
工作原理:
一、混合气体进出口5无负压时(发动机熄火时)
当氢氧气进气口6为正压,氢氧气体从氢氧气进气口6流向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7时,对混合气体进出口5产生微弱负压,使少量气体从混合气体进出口5流向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7,实现了发动机熄火时,使氢氧气体直接排至大气的同时,也吸出已经进入发动机的部分氢氧气,从而避免了发动机再次启动时发生爆燃(如图3所示)。
二、混合气体进出口5为负压时(发动机启动时)
当混合气体进出口5的压力大于氢氧气进气口7时,氢氧气体从氢氧气进气口6流向混合气体进出口5,对氢氧气排出口或混合气体入口7产生负压,使空气流向混合气体进出口5。实现了空气和氢氧气混合后流向发动机燃烧室(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德卡尔氢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德卡尔氢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水套砂芯结构
- 下一篇:水冷式内燃机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