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温太阳能大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018.5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9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华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 太阳能 大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温太阳能大棚系统。它既可以进行有机种养殖,又可大规模收集太阳能,同时又可方便调节温度。
背景技术
现有温室大棚夏天温度很高,需要采取很多措施降温,耗费大量能源,冬季又要增温,也要耗费大量能源,效果也不理想。
现有的太阳能收集利用技术及产品有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真空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槽式线聚焦太阳能收集系统,定日镜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等。
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简单,但热水温度较低,热水量较小,不利于实现太阳能的综合利用,采用真空太阳能集热管设备进行较大规模的太阳能热水工程时,工程造价很高,热水温度较低只能用于洗浴用热水,用途比较单一。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容易冻裂,真空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难度大,成本高,难以推广。槽式线聚焦太阳能收集系统和定日镜式太阳能发电系统都存在制造建设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等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调温太阳能大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可调温太阳能大棚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棚钢架,有透明塑料薄膜位于大棚钢架1上并围成棚式结构,在所述的大棚钢架顶部的透明塑料薄膜上有保温层,在所述的保温层上有光伏电池板,所述保温层和光伏电池板的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方向是按正东西方向水平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伏电池板为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在旋转轴上的光伏电池板为可收放式结构,所述的可收放式结构由PLC编程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智能收放收集太阳能并可调节温度的大棚系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①,可以大规模收集太阳能;②,改善传统种植大棚的生产环境,可以很容易地调节温度,适宜农作物生长;③,节能环保,节约传统种植大棚的生产中增温降温所耗费的大量能源;④,节约土地,既可以进行有机种养殖,又可大规模收集太阳能,克服传统太阳能收集占用大量土地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综合利用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钢架,2.透明塑料薄膜,3.旋转轴,4.光伏电池板,5. 保温层。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太阳光的照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可调温太阳能大棚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棚钢架1,有透明塑料薄膜2位于大棚钢架1上并围成棚式结构,在所述的大棚钢架1顶部的透明塑料薄膜2上有保温层5,在所述的保温层5上固定装有光伏电池板4,所述的保温层5和光伏电池板4的一端共同固定在旋转轴3上。所述的光伏电池板4为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所述的固定在旋转轴3上的光伏电池板4和保温层5为可收放式结构,所述的可收放式结构由PLC编程控制器控制(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智能收放收集太阳能并可调节温度的大棚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采用透明塑料薄膜2和保温层5将整个大棚建筑与外界基本隔开,这样在冬季时可以尽量阻止热量向外散失,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二,在每天上午6:00---10:30,下午2:30—6:00时段将保温层5、光伏电池板4通过PLC智能控制使其旋转至与太阳光平行的位置,太阳光就可以照射到大棚内的农作物上,适宜有机农业种养殖。在每天上午10:30至下午2:30时段,将保温层5、光伏电池板4通过PLC智能控制使其旋转至与透明塑料薄膜2紧贴的位置,就组成了太阳能转化收集系统,这样既可以大量收集太阳能以供利用,又可以遮挡太阳光,避免其进入大棚提高大棚内的温度而危害农作物。因为这一时段是大部分的农作物的光合作用的低谷时段,所有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华,未经李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插座连接器构造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