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巷道水膜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574.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全;王小军;赵泓超;司俊鸿;王鹏;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巷道风流的净化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巷道水膜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机械化开采程度的提高,井下煤尘尘源及巷道煤尘浓度明显增加,由此带来的煤尘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呼吸性煤尘对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威胁,有明显增大趋势。因此治理好煤尘对煤矿安全生产及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主要巷道除尘技术有水幕降尘、除尘器除尘、化学及物理除尘等,以上技术对巷道大粒径煤尘净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呼吸性煤尘的净化效果仍不能满足职业健康管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呼吸性粉尘净化效果好、实用性强的巷道水膜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巷道水膜除尘装置,包括与供水系统连通的供水管和空心网帘,空心网帘包括若干主通水管,网帘上开设有若干网孔,供水管与各主通水管连通,空心网帘的每个网孔顶部开设有与主通水管连通的出水口。
所述空心网帘安装有将网帘卷起或放下的卷帘机构,空心网帘的前方和后方设置有监控巷道的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与自动控制装置连接,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有控制卷帘机构工作的制动装置。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供水管连通的水泵,水泵通过高压胶管与供水管路连通,水泵安装有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连接的用于控制水泵工作的水泵制动装置。
所述水泵为隔爆水泵,与水泵连接的高压胶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供水管路连通。
所述空心网帘上的网孔是直径为6mm的圆形网孔或上部及两侧为半圆形端面,下部为水平端面的网孔。
所述各主通水管上均安装有出水嘴。
所述供水管为PVC管。
本实用新型的巷道水膜除尘装置,通过供水管将水通入空心网帘,水从空心网帘网孔顶部的出水口流出,出水口流出的水由于水的粘结力在网孔上形成水膜,大量的水膜组成一个断面封闭整个巷道,从而净化巷道风流,可有效拦截和吸附巷道风流中大粒径煤尘和呼吸性煤尘,对现场作业人员呼吸的空气达到高效净化作用,从而达到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净化效果好、实用性强。
进一步,空心网帘安装有将网帘卷起或放下的卷帘机构,监控巷道的红外感应器,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有控制卷帘机构工作和水泵工作的制动装置,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巷道行人、设备及其运行速度时,发射不同信号至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接受到的信号经制动装置控制水泵的开关和空心网帘的展开和收缩,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对生产影响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心网帘上网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巷道水膜除尘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隔爆水泵,2-高压胶管,3-快速接头,4-供水管,5-出水嘴,6-空心网帘,7-主通水管,8-网孔,9-出水口,10-红外感应器,11-自动控制装置,12-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巷道水膜除尘装置,包括PVC管做成的供水管4和空心网帘6,与供水管4连通的隔爆水泵1,水泵1与高压胶管2连通,高压胶管2通过快速接头3与供水管路连通,空心网帘6包括若干主通水管7,主通水管7上均安装有出水嘴5,网帘上开设有若干网孔8,供水管4与各主通水管7连通,空心网帘6的每个网孔8顶部开设有与主通水管7连通的出水口9。
高压胶管2通过快速接头3与矿井供水管路连接,将洁净水源引入矿用隔爆水泵1,隔爆水泵1将洁净水泵至供水管4,由于供水管4另一端封闭,洁净水将由出水嘴5流入空心网帘6的主通水管7,并最终经网孔8上部的出水口9流出。由于水的粘结力及网孔8的特殊结构,经出水口9流出的水极易在网孔8上形成水膜,大量的水膜组成一个断面封闭整个巷道,经水的粘结和捕捉力净化巷道风流。隔爆水泵1不停的泵水至水膜除尘系统,从而快速补齐破坏的水膜,因而形成连续水膜并最终达到实时除尘目的。
如图2所示,空心网帘6上的网孔8可以是直径为6mm的圆形网孔或上部及两侧为半圆形端面,下部为水平端面的网孔,优选直径为6mm的圆形网孔,其过滤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状物质处理装置
- 下一篇: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及进行电量计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