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4395.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兵;彭兴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输送 设备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输送设备,涉及一种能够减少设备机械变形的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料斗。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目前,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泵送机构部分的换向阀多采用S阀结构,也有少数采用C型阀结构和裙阀结构,这些设备共有的特征在于换向阀体上设有回转轴,回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在料斗的前墙板的安装孔上和后墙板的安装孔上,并与后墙板上的摆阀相连,实现回转切换换向。在料斗上,与底架的相连接的支承座通常设置在摆阀安装座下方,即位于后墙板上。这种料斗结构的缺点在于,料斗部位的重心位于支承座的前方,不在两个支承座之间,形成一个悬臂梁结构。在料斗部位受到重力的作用下,料斗发生变形,造成如下后果:一方面使得料斗前墙板上的切换阀安装孔与料斗后墙板上的安装孔不同轴;另一方面使得切换阀与眼镜板贴合不紧密,造成漏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混凝土设备料斗的悬臂梁结构造成料斗变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料斗,对料斗进行有效支撑,避免设备产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料斗,所述料斗3通过支承座2固定设置在设备的机架1上,所述支承座2设置于料斗3的底部。
所述支承座2包括分别固设在料斗3两侧的侧拉筋板5、侧横梁6和支承座体7,所述侧拉筋板5分别与料斗的前墙板4和后墙板9的两侧固连,在侧拉筋板5的外侧平面上固设有侧横梁6,所述支承座体7固设在侧横梁6的下方并与侧拉筋板5紧贴设置,其底部固设有与机架1通过螺栓配合的安装座8。
所述料斗3的底部设有底拉筋板10,其两侧分别与料斗3两侧的侧拉筋板5固连。
本实用新型调整料斗的重心与支承座的位置关系,将支承座设置在料斗重心的下方,大大改善了料斗的受力情况,料斗与机架连接处产生的变形减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混凝土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配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料斗的混凝土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料斗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料斗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机架,2-支承座,3-料斗,4-前墙板,5-侧拉筋板,6-侧横梁,7-支承座体,8-安装座,9-后墙板,10-底拉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2,料斗3通过支承座2固定设置在设备的机架1上,支承座2设置于料斗3的底部,此时料斗部位的重心位于2个支承座之间,料斗的变形较上述结构大大减小,并且切换阀换向的结构空间更加灵活,且内部结构的磨损较 小。
结合参见图3和图4,支承座2包括分别固设在料斗3两侧的侧拉筋板5、侧横梁6和支承座体7,侧拉筋板5分别与料斗的前墙板4和后墙板9的两侧固连,在侧拉筋板5的外侧平面上固设有侧横梁6,支承座体7固设在侧横梁6的下方并与侧拉筋板5紧贴设置,其底部固设有与机架1通过螺栓配合的安装座8。料斗3的底部设有底拉筋板10,其两侧分别与料斗3两侧的侧拉筋板5固连。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43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