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5518.2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要来;赵一航;乔净净;赵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D19/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洪道 地基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建筑物地基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坝坡、坝基和边坡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河谷狭窄的枢纽或者土石坝枢纽,岸坡溢洪道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泄洪建筑物形式。我国西部地区山高谷深,水力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土石坝类高坝大库工程较多,岸坡溢洪道规模大。传统的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采用在基底面上纵向排水沟(管)和纵、横向排水盲管(与混凝土结构缝相对应),构成互相连通的沟(管)网格排水系统。这样的结构型式,存在着以下工程问题:基底面上槽挖多,基底面结构形式复杂;沟(管)与混凝土底板面封堵困难,常常造成浇筑混凝土时堵塞排水通道,造成局部水压、排水效果难以保证;底板及边墙形成后,无法检查排水系统、检修维护困难等问题。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岸坡溢洪道破坏,多与地基排水设计不合理或排水失效有关,需要新的排水技术来克服传统排水系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排水系统在浇筑泄槽底板及边墙混凝土、地基灌浆时堵塞排水通道,后期无法检查、维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结构简单、排水可靠,便于检查、维护,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岸坡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包括泄槽底板和溢洪道边墙构成的泄槽;其结构特点是,在位于泄槽下方的地基内开设有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和地基横向主排水廊道;所述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底面与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之间设置有多个竖向的主排水孔;所述主排水孔与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连通,所述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与设置在位于下游最高河水位上方的地基横向主排水廊道出口连通排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坝是指高度70m以上的坝,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高度200mm以上的超高坝。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混凝土浇筑时堵塞排水通道的问题,所述主排水孔与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底面之间设有基础竖向排水孔堵头。
为了增强排水效果,在位于泄槽下方的地基内开设有地基横向辅助排水廊道,所述地基横向辅助排水廊道与所述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连通。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渗水效果,所述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底面与地基横向辅助排水廊道之间设置有多个竖向的辅助排水孔;所述辅助排水孔与地基横向辅助排水廊道连通。
本发明所述高坝溢洪道地基排水系统的开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进行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地基的开挖,及地基的灌浆处理;
2)开挖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及地基横向主排水廊道;
3)钻挖完成从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基底面延伸至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的竖向主排水孔,并完成基础竖向排水孔堵头;
4)浇筑溢洪道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
当地基不需要做固结灌浆时,步骤1)和步骤2)的开挖同步实施。
当竖向主排水孔从地基纵向主排水廊道实施时,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混凝土浇筑与竖向主排水孔同步实施。
在步骤2)中,同时开挖地基横向辅助排水廊道。
在步骤3)中,同时钻挖完成从泄槽底板及溢洪道边墙基底面延伸至地基横向辅助排水廊道的竖向辅助排水孔。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利用水自重力排水技术,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在溢洪道地基中纵向设置主排水廊道,横向设置主排水廊道及辅助排水廊道,泄槽底板及边墙基底面与地基主、辅助排水廊道之间设置竖向排水孔,在高出下游最高河水位设置排水廊道出口。泄槽底板及边墙与地基接触面处渗水、地基中的渗水及岸坡渗漏水,通过竖向排水孔汇入主、辅排水廊道,经排水廊道出口排入下游河道,形成系统的排水体系。
当地基有固结灌浆时,排水廊道在固结灌浆后实施,排水孔在固结灌浆、底板浇筑完成后,从排水廊道内实施;地基无固结灌浆时,排水廊道在地基开挖过程中实施,排水孔从基底面或排水廊道内实施,从基底面实施时,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先采用预制混凝土盖板和砂浆对基底面孔口进行封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水自重力,泄槽底板及边墙与地基接触面处渗水、地基中的渗水及岸坡渗漏水能尽快通过排水孔排入主、辅排水廊道。较传统技术排水通道更为畅通,排水效果更可靠,有效地提高了排水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5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