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性的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6526.9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晟;赵俊;夏金雨;朱水元;姚凤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渗滤 生化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性的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复杂性污水,含有多种类型的污染物,如长链烃烯类、挥发性脂肪酸、胡敏酸类、腐殖酸类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高浓度氨氮、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等高浓度的无机盐,铬、铅、锌、铁等重金属,以及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苯类物质、氯代脂肪烃等异生质有机物。生活垃圾渗滤液生物毒性较大,一经渗漏,若不经处理或不达标排放,就会造成严重的公共污染事件。多年来,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一直是国际上环境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目前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生物方法(包括厌氧和好氧等)由于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成本较低、有效去除氨氮等优点,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生活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多端,随垃圾种类、填埋方式、填埋时间和季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为后续生化处理带来极大的难度。大幅度上升的处理费用已为许多渗滤液处理厂有序正常运营的造成极大的负担,造成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而现有的针对生物方法的反应处理装置大多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对于处理成本的控制是极大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性的反应装置,解决了目前生活垃圾渗滤处理工艺生化处理效果不好,成本高的问题。
相应的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性的反应装置,包括:
罐体,其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罐体内包括由带孔隔板分隔形成的污水处理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
可驱动地将外界液体输入所述罐体的输水机构;
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的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水机构包括水泵组件以及与所述水泵组件连接的布水喷淋器,所述布水喷淋器配合于所述罐体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组件包括定量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布水喷淋器至少设置为三个,呈环状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带孔隔板下部的导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板的截面呈“U”形或“V”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孔隔板可拆卸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孔隔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小于等于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孔隔板和/或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高致密滤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性的反应装置通过配合设置的罐体、输水装置、以及出水口,将罐体内分隔为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可以在第一和第二功能层中填置相应的污水处理物质,实现污水的全自动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难降解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提高生化性的反应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带孔隔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生活垃圾渗滤液经生化性提高装置处理的进出水B/C(可生化性)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生化性的反应装置包括罐体1、输水机构、带孔隔板4、第一功能层9、第二功能层10和出水口7。罐体1是提高生活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反应的空间,罐体1侧壁上有若干排气孔6,排气孔6可以外连接有收集外排气体的导气管(图未示)。
上述输水机构是把生活垃圾渗滤液引入到罐体1内的装置,为了保证渗滤液进入罐体1内的速度和均匀性,优选地可以采用水泵组件2和布水喷淋器3配合,布水喷淋器3置于罐体1的顶部,通过水泵组件2与罐体1顶部的进水口8连接,渗滤液由水泵组件2泵入进水口8,再由布水喷淋器3喷淋进罐体1内。水泵组件2可以采用定量水泵,定量水泵可以保持排量不变,更好地控制渗滤液进入罐体1的节奏。布水喷淋器3可以至少设置三个,呈环状布置。
出水口7设于罐体1的底部,为了防止出水口7堵塞,可以在出水口7设有高致密滤布等过滤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未经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脱水系统
- 下一篇:电镀废水处理回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