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止电蚀的电机用绝缘转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6975.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军;许勇;李文科;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H01B17/6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防止 电机 绝缘 转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防止电蚀的电机用绝缘转轴。
背景技术
包括定子1、转子(包括转子铁心2和转轴本体3等)、端盖4、套于转轴本体3上的轴承5和外封环6。由于磁路不对称等原因,将在定子1与转子间产生的轴电压,轴电压的作用可使轴承5发生电蚀。特别是在采用VVVF逆变器供电的牵引异步电动机中情况尤为严重。电蚀发生后,轻则轴承5运行噪声会明显增加,重则轴承5将很快烧损。
为了防止电蚀现象的发生,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绝缘轴承和绝缘端盖技术,切断感应电流的回路。绝缘轴承是在轴承5的外圈或内圈上喷涂了氧化铝陶瓷绝缘层形成的,基于内、外圈本身的机械强度考虑,通常情况下绝缘层都非常薄,只有0.1~0.2mm厚,一旦绝缘层破损,绝缘将失效。而采用绝缘端盖技术时,其绝缘层由无纬带构成,粘贴在端盖4直径较大的外圆及端面上,由于端盖4与定子1间的相对面积很大,相同绝缘厚度的情况下,其间电容C很大,仍然会有较大的高频交流电通过轴承5;无纬带形成的绝缘层长期使用存在老化变形的问题,对轴承室形位公差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电蚀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电蚀的电机用绝缘转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防止电蚀的电机用绝缘转轴,包括转轴本体,位于轴承和外封环处的转轴本体喷涂有氧化铝陶瓷绝缘层,该氧化铝陶瓷绝缘层的厚度为0.2~0.5mm。
本实用新型中氧化铝陶瓷绝缘层的厚度为0.2~0.5mm,若氧化铝陶瓷绝缘层的厚度小于0.2mm,该绝缘层的介电强度低、绝缘性不好,其机械强度不高,在轴承安装的过程中易摩擦受损;若氧化铝陶瓷绝缘层的厚度大于0.5mm,基于绝缘性方面的考虑,无需大于0.5mm,同时若大于0.5mm,氧化铝陶瓷的附着性不好,易开裂剥落,影响绝缘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防止电蚀的电机用绝缘转轴,其氧化铝陶瓷绝缘层的机械强度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磨损报废,由于绝缘层位于轴承和外封环处,相对面积较小,电容C小,有利于限制高频交流电通过,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采用该绝缘转轴可以很好地切断感应电流的回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性能上完全超越目前采用绝缘轴承和绝缘端盖的做法,可完全替代价格昂贵的绝缘轴承及性能不稳定的绝缘端盖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转子铁心,3-转轴本体,4-端盖,5-轴承,6-外封环,7-氧化铝陶瓷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可防止电蚀的电机用绝缘转轴,包括转轴本体3,位于轴承5和外封环6处的转轴本体3喷涂有氧化铝陶瓷绝缘层7,该氧化铝陶瓷绝缘层7的厚度为0.2~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齿轮联轴器
- 下一篇:一种传动轴护套管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