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薄膜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7828.8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敏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敏芝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65H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46632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薄膜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薄膜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以及产品向高集成度,高运算领域的发展,耗散功率随之倍增,散热问题日益成为一个极待解决的难题。传统散热器的材质一般为铝或铜,目前无论是芯片封装还是产品系统散热,无外乎都是这两种材料直接散热或配合硅胶、风扇形成散热系统,对于一些有导电线路的电子元器件因金属类散热膜无法避免导电性故不可使用,并且容易有折伤和压痕及后续不好加工成形,厚度也较厚。
纳米碳散热膜是纳米碳材料做的散热膜,并有和金属一样的导电率,最薄能做到0.03mm,散热功率也很高,是韩国SKC所研发生产的,国内并没有生产的能力,依靠进口,价格要降低就困难了。高导热的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稀也可做成散热膜,但原材料价格高,且技术不成熟。
未检到用于制造非金属散热薄膜的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卷对卷方式加工生产,不易有折痕和压伤,绝缘,耐高温,散热快的散热薄膜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散热薄膜的生产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生产设备由槽型支架、槽型支架两端分别枢设的放卷辊与收卷辊、槽型支架中端凸伸的一对延伸壁、沿着该对延伸壁自上而下枢设的透气缝隙模辊、与透气缝隙模辊对接的压辊、压辊底部的电机、压辊与电机之间设置的传动辊、以及在槽型支架的上述各组件之间设置的若干导向辊总成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辊总成包括与所述放卷辊触接的第一导向辊;枢接于槽型支架中端凸设延伸壁上透气缝隙模辊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的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位于第一导向辊与第三导向辊之间设置的第二导向辊;与所述收卷辊触接的第六导向辊;位于第六导向辊与第四导向辊之间设置的第五导向辊;所述非金属耐高温薄膜经放卷辊与第一导向辊之间的缝隙后延伸到第二导向辊的底部,再延伸到第三导向辊的顶部穿过透气缝隙模辊与压辊之间的缝隙后,经第四导向辊的顶部延伸到第五导向辊的底部后,伸入收卷辊与第六导向辊之间的缝隙后收卷在收卷辊上。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薄膜包括非金属散热薄膜和金属散热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散热薄膜的生产设备,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生产设备由槽型支架、槽型支架两端分别枢设的放卷辊与收卷辊、槽型支架中端凸伸的一对延伸壁、沿着该对延伸壁自上而下枢设的透气缝隙模辊、与透气缝隙模辊对接的压辊、压辊底部的电机、压辊与电机之间设置的传动辊、以及在槽型支架的上述各组件之间设置的若干导向辊总成组成;所述导向辊总成包括:与所述放卷辊触接的第一导向辊;枢接于槽型支架中端凸设延伸壁上透气缝隙模辊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的第三导向辊和第四导向辊;位于第一导向辊与第三导向辊之间设置的第二导向辊;与所述收卷辊触接的第六导向辊;位于第六导向辊与第四导向辊之间设置的第五导向辊;所述非金属耐高温薄膜经放卷辊与第一导向辊之间的缝隙后延伸到第二导向辊的底部,再延伸到第三导向辊的顶部穿过透气缝隙模辊与压辊之间的缝隙后,经第四导向辊的顶部延伸到第五导向辊的底部后,伸入收卷辊与第六导向辊之间的缝隙后收卷在收卷辊上。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薄膜包括非金属散热薄膜和金属散热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⑴卷对卷方式加工生产,产能大、成本低,可适用于任何须散热的电子产品上。非金属薄膜具有不易折痕和压伤,方便后续加工成型,绝缘、耐高温、散热快、价格低等优点。
⑵加工过程中设有线上缺陷检测仪器,以检测透气缝隙的成型情况,达到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⑶非金属薄膜利用耐高温树脂设计高低粘度、比重、固含量、流速、光固能量、热固硬化剂来控制印刷涂布成膜的厚度,以满足不同材料及不同客户的需求,根据材料的种类、厚度和导热纳米材料的不同,可生产出不同导热系数的百来种产品,以满足更多的设计要求。
⑷非金属薄膜利用透气缝隙灌通传递形成一面导热接通另一面散热,用导热及散热连通的方式快速将热量散开,加快地降低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温度。
⑸灌通传递热制程工艺,使散热系数达到最佳效果,且绝缘并耐高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薄膜层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薄膜层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薄膜第一种透气缝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薄膜第二种透气缝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薄膜第三种透气缝隙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敏芝,未经邵敏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7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