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摩擦轮传动的无级变速器用从动轮及其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9615.9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科 |
主分类号: | F16H55/32 | 分类号: | F16H55/32;F16H1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1817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摩擦 传动 无级 变速 器用 动轮 及其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无级变速器用从动轮及其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是在一定传动比范围内能线性的调节传动比,摩擦式机械无极变速器是由变速机构、调速机构以及加压装置或输出机构三部分组成的一种传动装置。摩擦轮传动是由两个摩擦轮及压紧装置等组成,依靠两个摩擦轮接触面间的切向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
现有技术的摩擦轮传动无极变速器中的从动摩擦轮大多采用简单的一体式柱状轮,其不足之处在于:当从动摩擦轮相对主动摩擦轮发生位移以实现变换转速比时,从动摩擦轮与主动摩擦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很大,移动十分困难,无法顺畅的变换主动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之间的转速比,调速过程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无级变速器用从动轮,该从动轮作为从动摩擦轮使用时,能够实现顺畅的改变主动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之间的传动比,以实现无极调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无级变速器用从动轮,包括轮架,所述轮架的轮缘上设有若干腰鼓形滚子,所述腰鼓形滚子轴向中心位置上设有滚动轴,滚动轴两端设于轮架内,所述滚动轴轴向与轮架上、下表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轮架包括完全对称的上层轮架和下层轮架,所述滚动轴位于上、下层轮架之间,轮架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轮架中心位置设有轴孔。
优选的,所述腰鼓形滚子在轮架轮缘上呈等间距分布,且轮架上设有腰鼓形滚子部分的弧长大于未设置腰鼓形滚子部分的弧长。
优选的,所述腰鼓形滚子数量为3~30对。
优选的,所述轮架包括上层轮架、中间层轮架和下层轮架,所述上层轮架和中间层轮架之间的轮缘上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一组腰鼓形滚子,所述下层轮架和中间层轮架之间的轮缘上等间距的设置有第二组腰鼓形滚子,所述第一组腰鼓形滚子与第二组腰鼓形滚子之间呈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腰鼓形滚子组包括3~30对腰鼓形滚子。
一种无级变速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包括轮架,所述轮架的轮缘上设有若干腰鼓形滚子,所述腰鼓形滚子轴向中心位置上设有滚动轴,滚动轴两端设于轮架内,所述滚动轴轴向与轮架上、下表面平行;所述的主动轮安装在输入轴上,从动轮安装在输出轴上,主动轮所处表面与从动轮所处平面垂直,主动轮的输出面与从动轮的轮缘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从动摩擦轮轮缘上设置腰鼓形滚子,使从动摩擦轮相对主动摩擦轮位移时的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从动摩擦轮能够顺畅的在主动摩擦轮表面做位移,使变速过程更加流畅,在主动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接触点之间的压力值更大,主动摩擦轮和从动摩擦轮的转速更高时,仍然能够流畅的实现无极变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腰鼓形滚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摩擦轮传动的无级变速器用从动轮,包括轮架1,所述轮架1的轮缘上设有4对腰鼓形滚子2,所述腰鼓形滚子2轴向中心位置上设有滚动轴3,滚动轴两端设于轮架1内,所述滚动轴3与轮架1上、下表面平行。所述轮架1包括完全对称的上层轮架和下层轮架,所述滚动轴3位于上、下层轮架之间,轮架1上设有若干安装孔4,轮架1中心位置设有轴孔5。所述腰鼓形滚子2在轮架1轮缘上呈等间距分布,且轮架1上设有腰鼓形滚子2部分的弧长大于未设置腰鼓形滚子部分的弧长。
使用时,主动轮的转速恒定,从动轮的转速由其与主动轮的相对位置关系成一定比例,当从动轮位于主动轮中轴线位置时转速为零,当从动轮位于主动轮边缘时转速最大。从动轮在主动轮上移动以实现从动轮转速的无极调速,由于从动轮轮缘上设置了腰鼓形滚子,使从动轮在主动轮的移动更顺畅,调速更平滑。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科,未经杨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9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车档定位回位装置
- 下一篇:火焰切割枪走行丝杠副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