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加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580.0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圣纪生;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虹志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地址: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加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从过去的简单的电话电报线缆发展到几千对的话缆、同轴缆、光缆、数据电缆,甚至组合通讯缆等。同时随着国家对电缆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芯四线电缆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且传统的电缆强度不够,对于电的传送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根据需要增加电缆的线芯,以及增加电缆抗拉性及导电性的电缆加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加芯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梯形框架及方形框架,该梯形框架下底与方形框架一边一体式设置,所述梯形框架上底连接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梯形框架的横截面与所述方形框架的横截面同一水平面设置,所述方形框架内设置有线盘,该线盘的转动方向朝向梯形框架底边,所述方形框架与梯形框架下底平行的一边设置于一轴承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线盘上设置有传动轮,该电机与传动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框架上底及下底均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梯形框架为等腰梯形框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可旋转的支架,以及将线盘设置于支架内,其可对电缆进行加芯的同时并与原芯线绞合在一起,增强电缆的强度以及提高电缆的电传输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加芯装置,包括支架1,该支架1包括梯形框架12及方形框架11,该支架1可采用多根金属杆或金属棒焊接形成梯形框架12以及方形框架11,该梯形框架12下底与方形框架11一边一体式设置,所述梯形框架12上底连接设置有传动机构7,梯形框架12的下底与方形框架11的一边一体式设置,这个一体式可以采用两根金属棒或金属杆相互焊接在一起或者直接就共用一根金属棒或金属杆,即梯形框架12的下底及方形框架11的一边共用一根金属棒或金属杆,同时梯形框架12的上底与传动机构7连接设置,可让传动机构7带动支架1转动;所述梯形框架12的横截面与所述方形框架的横截面同一水平面设置,梯形框架与所述方形框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目的是让梯形框架与所述方形框架都沿着一条轴线转动,所述方形框架内设置有线盘2,该线盘的转动方向朝向梯形框架底边,所述方形框架与梯形框架下底平行的一边设置于一轴承支架6上,该线盘2是装有线芯的装置,线盘2是在加芯的过程中需要转动来拉出线芯,让线芯通过转动的支架与原电缆线绞合在一起,而方形框架与梯形框架下底平行的一边通过传动轴与轴承支架连接在一起,这样支架就可以实现转动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电机4,所述线盘2上设置有传动轮3,该电机与传动轮转动连接;线盘通过电机来带动转动,这样不需要线芯来拉动带动线盘转动,这样减少并线装置的负担,也避免了线芯出现断开的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式,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电机采用变频电机,可以更好地配合传动机构的转速,这样不致于因为传动机构转动支架的速度过慢,而造成工作上的不协调。此外,所述梯形框架上底及下底均设置有通孔5。在梯形框架的上底和下底开设有通孔的目的是,让从线盘牵引出来的线芯从通过穿过,并且通孔与传动机构连通,而该传动机构与并行装置(未图示)连通,这样线芯可以形成一定的轨道进入并线装置,由于线盘也在跟随支架转动,线芯容易弄乱甚至绞在支架上,因此通过设置通孔可解决此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框架为等腰梯形框架,梯形框架采用等腰梯形框架,由于支架轴心两边的力量均衡,这样支架在转动过程中所耗的力为最小,因此传动机构可不需要施很多力即可旋转支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虹志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天虹志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线牵引机
- 下一篇:一种高频线屏蔽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