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焊接截面开口的车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617.X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1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丹;王玲;杨冬梅;王宏;唐晨卿;张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4 | 分类号: | B23K11/34;B23K11/1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焊接 截面 开口 车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焊接截面开口的车身设计。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白车身的焊接工艺,由于受到产品设计的限制,常常会遇到一些设计焊点不可达的问题。
而轿车白车身零件设计,不可避免的需要设计空腔结构,通过开槽,为空腔底部的焊点预留焊枪空间。这种型面设计的可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白车身能否制造。为了避免初期设计考虑不周导致的不良后果,业界在设计初期,通常会研究如何设计好焊接的截面开口,以避免后期制造时出现焊点不可达的问题。
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截面开口设计,可有效的避免后期出现的白车身焊点不可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设计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优化焊接的截面开口设计,尤其是电阻点焊的截面开口设计。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车身焊接截面开口设计不理想,导致后期车身制造过程中,有些设计焊点不可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焊接截面开口的车身,其开口是用于焊枪通过进而进行腔体内焊点焊接,其长度L和宽度W分别符合以下计算公式:
L≥(L1+L2)cosθ°+2*Δ (1)
W≥D+2*Δ (2)
(1)式中,L1为电极帽的高度;L2为电极杆凸出端高度 ;θ为焊枪电极杆中心线与焊点竖直线间的夹角;Δ为容差;
(2)式中,D为电极杆直径。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开口周边开槽遮挡物高度H,符合以下计算公式:
H≤(L1+L2-D)cosθ°sinα+(D/2+Δ)cosα (3)
(3)式中,L1,L2,θ,Δ以及D同(1)、(2)式;α为开口下方遮挡物旁腔体内夹角角度。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开口为椭圆形。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焊接截面开口为电阻点焊的截面开口。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容差的取值范围为2~8mm。例如,3mm,5mm,7mm等等。
有益效果:有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焊接截面开口设计,可以在产品设计早期优化电阻点焊截面开口设计,使产品设计可 制造。避免出现后期工艺开发阶段使用特殊焊枪时,由于焊接截面开口缺陷问题,而造成的备件库庞大以及维护费用上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焊接截面开口,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的示意图,其显示了焊枪伸进焊接截面开口焊接时,截面开口,电极帽、电极杆与焊接零件之间的尺寸与位置关系;
图2是图1所示的焊接截面的正向示意视图,仅图示开口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化焊接截面开口设计的车身,其焊接截面开口设计,充分考虑了,闭合腔体使用带角度的焊枪进枪焊接时,腔壁截面开口需要有一个空间尺寸以方便进枪,以及焊接过孔的尺寸,孔相对焊接边的高度,过孔的尺寸和高度受到电极帽尺寸和电极杆角度的影响,进而使得这些条件均能满足焊枪设计的要求,从而避免使得车身焊接时出现不能达的设计焊点。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身100的电阻点焊焊接截面开口10大致成一个椭圆形,以便于焊枪的电极帽22和电极杆24部分有角度的伸入车身腔体12内进行设计焊点焊接。
其中截面开口的长L和宽W,椭圆形槽遮挡物14高度H以及电极杆、电极帽之间的空间尺寸参数以及角度关系,符合以下计算公式:
L≥(L1+L2)cosθ°+2*Δ (1)
W≥D+2*Δ (2)
H≤(L1+L2-D)cosθ°sinα+(D/2+Δ)cosα (3)
式1、2、3中,L1为电极帽的高度;L2为电极杆凸出端高度;θ为焊枪电极杆中心线与焊点竖直线间的夹角,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此处θ为15°角度;Δ为容差,工艺中一般取5mm;D为电极杆直径;α为开口下方遮挡物旁腔体内夹角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翻车中梁组装胎
- 下一篇:一种多丝多自由度焊枪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