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891.7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海东;李万霞;李站;钟环清;崔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框架 采用 技术 扁平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
背景技术
QFN(Quad Flat No-lead Package)全称为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是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DFN/QFN平台具有多功能性,可以让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器件在无铅封装内连接。QFN是一种无引脚封装,呈正方形或矩形,封装底部中央位置有一个大面积裸露焊盘用来导热,围绕大焊盘的封装外围四周有实现电气连结的导电焊盘。QFN及DFN(双扁平无引脚封装)封装是在近几年随着通讯及便携式小型数码电子产品(数码相机、手机、PC、MP3)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适用于高频、宽带、低噪声、高导热、小体积、高速度等电性要求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QFN/DFN封装有效地利用了引线脚的封装空间,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封装效率。
但是由于塑封工序中注塑压力,塑封料粘度,框架翘曲度以及设计方面等不足,扁平封装件在封装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塌丝以及冲线等问题,如果发生此类问题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封装良率,以及测试良率,是封装行业中比较难攻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在封装过程中的压焊工序后,在压焊打好的键合线上点一些白胶以固定线型,由于白胶只起固定线型的作用,不会和塑封料以及键合线发生反应,所以不仅能有效固定线型,避免产品发生冲线和塌丝,又能保证产品线路的连通,形成电路整体,此法能有效避免塌丝及冲线风险,提高封装件可靠性,抗震能力强。
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主要由引线框架、粘片胶、芯片、键合线和塑封体组成。所述引线框架与芯片通过粘片胶连接,键合线连接引线框架和芯片,塑封体包围了引线框架、粘片胶、芯片和键合线。所述键合线上有用于固定线型的白胶。
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的制作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晶圆减薄→划片→上芯(粘片)→压焊→在键合线上刷白胶→塑封→后固化→打印→产品分离→检验→包装→入库。
附图说明
图1引线框架剖面图;
图2上芯后产品剖面图;
图3压焊后产品剖面图;
图4键合线点胶后产品剖面图;
图5塑封后产品剖面图;
图6后固化后产品剖面图;
图7产品成品剖面图。
图中,1为引线框架,2为粘片胶,3为芯片,4为键合线,5为塑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7所示,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主要由引线框架1、粘片胶2、芯片3、键合线4和塑封体5组成。所述引线框架1与芯片3通过粘片胶2连接,键合线4连接引线框架1和芯片3,塑封体5包围了引线框架1、粘片胶2、芯片3和键合线4。所述键合线4上有用于固定线型的白胶。塑封体5对芯片3和键合线4起到了支撑和保护作用。芯片3、键合线4、塑封体5、引线框架1构成了电路的电源和信号通道。
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的制作工艺的主要工艺流程:晶圆减薄→划片→上芯(粘片)→压焊→在键合线上刷白胶→塑封→后固化→打印→产品分离→检验→包装→入库。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基于框架采用点胶技术的扁平封装件的制作工艺,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减薄、划片:减薄厚度50μm~200μm,150μm以上晶圆同普通QFN划片工艺,但厚度在150μm以下晶圆,使用双刀划片机及其工艺;
第二步、上芯(粘片):采用粘片胶2将芯片3与引线框架1相连;
第三步、压焊:压焊同常规QFN/DFN工艺相同。
第四步、在键合线上刷白胶:在封装过程中的压焊工序后,在压焊打好的键合线4上点一些白胶以固定线型,由于白胶只起固定线型的作用,不会和塑封料以及键合线4发生反应,所以不仅能有效固定线型,避免产品发生冲线和塌丝,又能保证产品线路的连通,形成电路整体,此法能有效避免塌丝及冲线风险,提高封装件可靠性,抗震能力强。
第五步、塑封,后固化、打印、产品分离、检验、包装等均与常规QFN/DFN工艺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打印平台的快速成型机
- 下一篇:防菌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