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智能压缩垃圾箱配套使用的垃圾内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2777.8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9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廉斯荻;王林军;陆凯;朱悦;陶超;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压缩 垃圾箱 配套 使用 垃圾 桶装 | ||
1.一种与智能压缩垃圾箱配套使用的垃圾内桶装置,主要由垃圾内桶(1)、挂钩(2)和滚轮(3)构成,垃圾直接装入垃圾内桶(1)内,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桶底的支撑板上设有轮轴,所述滚轮(3)转动安装在所述轮轴上,使所述滚轮(3)承载所述垃圾内桶(1)进行移动,实现所述垃圾内桶(1)移动进出智能压缩垃圾箱的挤压舱,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垃圾内桶(1)被推入智能压缩垃圾箱的挤压舱中时,智能压缩垃圾箱即可对所述垃圾内桶(1)内装入的垃圾进行压缩作业,所述垃圾内桶(1)的桶身为直筒式,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内侧壁上设有向内突起的一系列并列的侧壁肋条(4),各所述侧壁肋条(4)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各所述侧壁肋条(4)的始末端分别位于所述垃圾内桶(1)的桶口上缘和桶底位置处,任意相邻的所述侧壁肋条(4)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并且提供了蓄积液体的空间,在适应垃圾与所述垃圾内桶(1)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始终低于垃圾的重力的条件下,来设置所述侧壁肋条(4)的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内侧壁上的分布密度,并以此来确定所述侧壁肋条(4)向内突出的肋条高度,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桶口上设置所述挂钩(2),通过所述挂钩(2)使所述垃圾内桶(1)直接挂于垃圾车的支架上,控制垃圾车的支架向上掀起,将所述垃圾内桶(1)内的垃圾倾倒收纳于垃圾车的车厢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压缩垃圾箱配套使用的垃圾内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桶底设有向内突起的一系列交叉的底部肋条(5),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桶底形成由相应所述底部肋条(5)分隔形成的一系列格子槽,任意相邻的两个格子槽之间的底部肋条(5)上设有通孔,使任意格子槽互相连通,也形成液流和气流通道,并且提供了蓄积液体的空间,所述格子槽还与所述侧壁肋条(4)之间的流体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智能压缩垃圾箱配套使用的垃圾内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垃圾内桶(1)的底部肋条(5)采用互相垂直的横竖交叉方式排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27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