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汽车声学部件倒立式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452.1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汽车 声学 部件 立式 扶手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内饰产品的定位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声学部件倒立式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内饰顶衬产品的检测,一般都是采用专用的顶衬检具结构来实现,产品检测时需按照车身状态旋转180度置于检具上,该检测状态无法反应装车效果。目前,随着工业的飞跃发展及技术水平的迅猛提升,这种检测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各主机厂在检具评估时也都提出检具有必要模拟装车状态设计,为达到主机厂的要求,推陈出新,倒立式检具结构备受关注。
然而一般顶蓬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在倒立式检具上已完全不适用,故需要对倒立式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声学部件倒立式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采用该定位结构可以准确判断扶手孔切割尺寸是否合格,操作方便快捷。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声学部件倒立式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部端面固定有压块支撑座和刻线检测块支撑座,其中在刻线检测块支撑座上固定设置有垫板,刻线检测块通过导向销及螺栓导杆固定连接于垫板上,另在所述压块支撑座上还固定有压块,球形手柄安装于所述压块上,在压块支撑座上还设置有限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支撑座上开设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满足倒立式顶衬检具产品扶手孔的检测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美观、合理、易于操作;而且整体结构与已有结构相比更能体现产品装车状态、反映装车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准确获取产品扶手孔处信息,解决了产品置于倒立式检具上扶手孔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准确判断扶手孔切割尺寸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包括支撑座1、刻线检测块支撑座2、垫板3、刻线检测块4、螺栓导杆5、导向销6、压块7、球形手柄8、限位销9、压块支撑座10、通孔11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检测汽车声学部件倒立式检具扶手孔定位结构,包括支撑座1,压块支撑座10和刻线检测块支撑座2通过定位销及锁紧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上部端面,垫板3通过定位销及锁紧螺栓固定于刻线检测块支撑座2上表面,刻线检测块4通过导向销6及螺栓导杆5连接于垫板3上,在压块支撑座10上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压块7,球形手柄8通过螺纹旋紧安装于所述压块7上,在压块支撑座10上还设置有限位销9,用于定位压块7,保证其相对位置。
在支撑座1上开设两个通孔11,且两个通孔11上下布置于支撑座1上,方便设备在移动时,有较好的受力点,同时开设通孔11也有效节省材料的使用量,节约成本,简单、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检产品置于本实用新型上,通过球形手柄8将压块7旋转到位后(贴合待检产品B面),通过限位销9进行定位,刻线检测块4通过导向销6及螺栓导杆与垫板3连接,并可通过调节螺栓导杆的长短使弹簧的弹力得到调节,从而达到使刻线检测块4沿导向销6方向自由调节,即可达到压紧产品的最佳力度(贴合产品A面)。
本实用新型满足倒立式顶衬检具产品扶手孔的检测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美观、合理、易于操作;而且整体结构与已有结构相比更能体现产品装车状态、反映装车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准确获取产品扶手孔处信息,解决了产品置于倒立式检具上扶手孔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准确判断扶手孔切割尺寸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食品安全的二维码验证方法
- 下一篇:企业员工综合表现评估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