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741.1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峰;范应奇;杨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4 | 分类号: | C23G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酸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棒酸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
背景技术
酸洗槽是工件在酸洗过程中用来盛放水溶液、除去金属表面薄膜的容器。其耐碱,耐酸,耐高温,抗腐蚀性好,可以储存各种液体。
在现有技术中,酸洗槽的材质为PPH,形状为长方形,用于对热轧管棒进行酸洗,以去除金属表面上的氧化铁锈和其它之类的不洁物,使金属表面保持光洁,干净。为了提高酸洗质量和减少酸洗时间,酸槽槽内的酸液采取槽外循环过滤加热方式,普通的酸洗槽一端设出酸口,酸液经过循环过滤加热后的从另一端进酸口进入槽内。因管棒酸洗槽槽体长度基本上都在10m以上,甚至更长,槽体中间部位酸液流动性很差,槽内淤泥和沉淀物很难冲刷至槽外,随着酸洗时间加长,槽内底部淤泥和沉淀物会越积越多,从而酸洗槽清理周期短,影响酸洗机组产能和产品酸洗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提高槽体内酸液流动性实现槽内淤泥和沉淀物冲刷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包括封闭的槽体外壳,所述槽体外壳内侧的底部位置设有两个腔体外壳,每个所述腔体外壳、所述槽体外壳内表面的底板和槽体外壳内表面的侧壁三者围合形成一个腔体,使得所述槽体外壳的内部空间被区分为两个腔体与一个槽体,所述腔体与槽体均为长条状,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腔体外壳上设有用以将所述腔体内的酸液喷入槽体的喷嘴,所述槽体的一端端面设有一个酸液出口,所述槽体的另一端端面设有一个酸液中间进口,位于该端的两个腔体的端面上分别设有酸液左进口与酸液右进口,所述酸液出口、酸液中间进口、酸液左进口与酸液右进口穿过所述槽体外壳连通至外部空间。
两个所述腔体关于所述槽体的竖直纵剖面对称。
所述腔体外壳包括斜板与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板,所述斜板分别与所述立板以及所述槽体外壳内表面的侧壁连接,所述立板分别与所述斜板以及所述槽体外壳内表面的底板连接,所述喷嘴设在所述立板上,所述喷嘴指向靠近所述酸液出口的一端斜向下设置。
所述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且与所述槽体外壳内表面的侧壁连接的一端高于其与所述立板连接的一端。
所述喷嘴与所述立板在水平方向上形成45度的夹角,在竖直方向上形成10度的夹角。
所述酸液出口靠近所述槽体的底部,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槽体端面的中间位置。
所述酸液中间进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槽体端面的中间位置。
所述酸液左进口与酸液右进口的尺寸相同。
所述槽体外壳的内部空间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槽体外壳的外侧设有用以加固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腔体和喷嘴的组合设计,实现了对槽体的冲刷,使酸液在槽体内形成强烈的紊流,同时槽体底部的淤泥和沉淀物被扬起,另一部分酸液通过酸液中间进口进入槽体内,将整槽酸液向酸液出口方向推动,槽体内部的淤泥和沉淀物从酸液出口流出,在槽外得到过滤,使槽内酸液清洁,延长了酸槽清理周期,提高了机组产能。此外,由于槽内的槽液形成强烈的紊流,金属材料表面得到强烈的冲涮,提高了产品酸洗质量,缩短了酸洗时间,同样提高机组产能。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提高槽体内酸液流动性实现槽内淤泥和沉淀物冲刷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的另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的横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外壳;11-槽体;12-腔体;2-酸液出口;31-酸液左进口;32-酸液中间进口;33-酸液右进口;4-腔体外壳;41-斜板;42-立板;5-喷嘴;6-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管棒酸洗的酸洗槽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孔电镀线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鸡胚负压收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