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横编机的织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5244.5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弗兰克·简不耿;高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6 | 分类号: | D04B3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横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横编机的织针。
背景技术
横编机是利用机头带动纱线,在布满织针的针床上来回平移,通过纱线和织针的配合来完成成圈编织的机器。为完成编织,需要用到多种织针,其中最常用的是主针和舌针。
现有技术中的舌针,具有一个在针杆上可转动的针舌,通过针舌的开闭,配合主针、纱线,来完成线圈的翻针、退圈等动作。由于舌针体积小,精度要求高,又要装配一个转动部件,显然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是很高的,由此也造成了它的成本较高,次品率、故障率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替代舌针的织针。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横编机的织针,其特征在于:它由相同的左右两片针片组成,针片为薄片,两针片之间设有若干隔距片,并通过若干连接销固定为一体;针片包括头部和主体部,所述的隔距片、连接销均位于主体部;针片头部具有一尖角的前端,该前端的后方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向后延伸并向上突起形成一锐角的针耳,针耳向后延伸并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小于第一凹槽;所述针耳的厚度小于针片的其他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退圈时,主针上已经形成线圈,三角推动主针向上运动勾取新的纱线准备再一次成圈,同时本实用新型向下运动先于已成圈线圈复位主针卡槽中;此时已成圈线圈相对主针向下移动进入本实用新型织针的第一凹槽中,本实用新型织针接取已成圈线圈;主针勾到新的纱线向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织针带动已成圈线圈向上移动;主针继续向下运动,本实用新型织针继续向上运动,形成新的线圈同时完成旧的线圈从本实用新型织针前端滑落。
当需要在织针和织针之间翻针时,需要翻针的主针向上运动,本实用新型织针下移得到需要翻针的线圈;主针下移,本实用新型织针上移带动需要翻针的线圈到达翻针位置,同时另一个接针的织针向上运动,穿过需要翻针的线圈,进入对床针片针耳部分等待接针;接针的织针利用其第二凹槽勾住翻针线圈保持不动,翻针的织针向下运动离开线圈;接针的织针勾取翻针线圈复位于主针附近,完成前后床翻针。
当需要在织针和主针之间翻针时,翻针的织针得到翻针线圈向上移动到达翻针位置;接针的主针相应向上移动,穿过需要翻针线圈,进入对床针片针耳部分等待接针;接针的主针勾住翻针线圈保持不动,翻针的织针向下运动离开线圈;接针的主针勾取纱线复位后完成翻针过程。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针耳等设计,可以实现退圈、翻针动作,从而可以替代针舌;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中空的,且头部没有连接销等部件阻隔,主针可以顺利地进入两针片之间来完成动作;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均为固定部件,加工时可以通过线切割或冲压等方式得到针片、隔距片、连接销,然后再行组装即可,加工过程也简单方便,不易出错。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5、6、7为本实用新型成圈与脱圈的过程图。
图8、9、10、11为本实用新型针套与针套翻针的过程图。
图12、13、14为本实用新型针套与主针翻针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织针1由相同的左右两片针片2组成,针片2为薄片,两针片之间设有若干隔距片3,并通过若干连接销4固定为一体;针片2包括头部21和主体部22,所述的隔距片3、连接销4均位于主体部21;针片2头部21具有一尖角的前端211,该前端211的后方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212,第一凹槽212向后延伸并向上突起形成一锐角的针耳213,针耳213向后延伸并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凹槽214;第二凹槽214小于第一凹槽212;所述针耳213的厚度小于针片2的其他部分。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退圈时,如图4、5、6、7所示,主针6上已经形成线圈51,三角推动主针6向上运动勾取新的纱线52准备再一次成圈,同时本实施例织针1向下运动先于已成圈线圈51复位主针卡槽61中;此时已成圈线圈51相对主针6向下移动进入本实施例织针1的第一凹槽212中,本实施例织针1接取已成圈线圈51;主针6勾到新的纱线52向下运动,本实施例织针1带动已成圈线圈51向上移动;主针6继续向下运动,本实施例织针1继续向上运动,形成新的线圈52同时完成旧的线圈51从本实施例织针1前端211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通电编织带
- 下一篇:一种咖啡纤维机织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