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铺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5889.9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新;梁深;王华伟;季尚成;邱益民;何黎明;张宏伟;王志魁;杨振华;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04 | 分类号: | B62D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铺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铺客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长途营运的公路客车大多采用卧铺客车,所述卧铺客车的结构与公告号为CN2061136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公路卧铺大客车结构相似,即所述卧铺客车包括前后延伸的车厢以及车厢内设置的双层卧铺,在车厢左、右侧侧围上设有紧挨在每层卧铺上的车窗,在车厢前部的右侧围上分别设有乘客门;双层卧铺有三排(即临近左侧围的双层左侧卧铺、临近右侧围的双层右侧卧铺、处于车厢中间的双层内卧铺),每排双层卧铺中各层中各个卧铺均在前后方向上紧密排列,处于左、右侧的卧铺紧挨在车厢的左右侧围上。当发生危险时,因底层侧卧铺和上层侧卧铺间的层高限制,车窗窗洞空间狭小,所以乘客只能从底层侧卧铺和上层侧卧铺上爬着通过车窗逃生,使得底层侧卧铺和上层侧卧铺之间的层高对乘客逃生时的动作起到的阻碍作用,很难保证对应卧铺上的乘客及时从车窗中逃生,且在乘客从各自的卧铺上下来后,乘客会拥挤在有限的过道内,很难有序的从所述乘客门中迅速逃出;另外,由于现有卧铺客车的车窗结构限制,在危急时刻难以快速打开;以上两点使得乘坐现有卧铺客车的乘客在遭遇危险时,很难从车厢内及时逃出,减小了发生车祸时的逃生效率,增大了卧铺客车遭遇车祸时的伤亡人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铺客车,旨在避免现有技术在发生车祸时,车内侧卧铺及车窗结构对乘客逃生的阻碍。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卧铺客车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铺客车,包括前后延伸的车厢及其于车厢侧围相邻位置处设置的侧卧铺,所述侧卧铺包括处于底层的底层侧卧铺以及处于底层侧卧铺上方的上层侧卧铺,车厢侧围上设有处于前后相邻的两上层侧卧铺之间的应急窗和/或应急门,并在所述前后相邻的两上层侧卧铺之间设有与应急窗或应急门相对的逃生通道。
处于车厢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向侧围上设有至少两个应急窗,各应急窗在前后方向间隔分布。
处于车厢左侧的车厢侧围上设有与主驾驶位对应的驾驶员门或应急窗,处于车厢右侧的车厢侧围上设有与副驾驶位对应的乘客门。
处于车厢左侧的车厢侧围上设有与车厢的腹部相对的应急门、与车厢的尾部相对的应急窗,所述应急门和应急窗在前后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底层侧卧铺处于应急窗的下方、并在前后方向紧密排列,处于车厢左侧和右侧的底层侧卧铺均有六个、上层侧卧铺均有五个。
前后相邻的两底层侧卧铺间隔分布在所述逃生通道的前后两侧、并与所述逃生通道前后两侧的上层侧卧铺成对布置。
所述车厢中部于两侧的侧卧铺之间设有前后排列的内卧铺,所述内卧铺包括处于底层的底层内卧铺以及处于底层内卧铺上方的上层内卧铺,在最前侧的底层内卧铺上方和最前侧的上层内卧铺前方形成避让空间。
所述底层内卧铺有六个,除最前侧底层内卧铺外、其余底层内卧铺与上层内卧铺成对分布而组成双层内卧铺。
所述应急窗为外开式上悬窗,应急窗的顶部高于上层侧卧铺、底部低于上层侧卧铺。
所述侧卧铺是由底层侧卧铺和一层上层侧卧铺组成的双层侧卧铺。
本实用新型在在车厢侧围设有处于前后相邻的两上层侧卧铺之间的应急窗或应急门,并在所述前后相邻的两上层侧卧铺之间留有与应急窗相对的逃生通道,以使车厢内的过道可通过所述逃生通道与应急窗的窗洞连通,在发生车祸时,乘客能够通过过道、逃生通道和应急窗的窗洞连通形成的逃生路线从车厢内出来,与现有技术相比,车厢内的逃生路线不再受到底层侧卧铺和上层侧卧铺的层高限制,也就是避免了上层侧卧铺在逃生路线上的阻碍作用,加快了在车祸发生时乘客的疏散速度,减少了卧铺客车遭遇车祸时的伤亡人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双层侧卧铺在车厢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双层内卧铺在车厢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上层侧卧铺和上层内卧铺在车厢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层侧卧铺和底层内卧铺在车厢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双层侧卧铺在车厢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5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控制室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