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机欠压过压安全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275.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栗宝卿;柯小星;蔺殿军;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4 | 分类号: | H02H3/24;H02H3/20;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机 安全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对电网中欠压及过压状态进行及时诊断并做相应处理以保护数据机安全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今用户对数据安全已经日益重视,对相应的数据机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但此类措施多是针对外部异常进行的保护,而内部电路出现问题则没有相应的保护手段,如不间断电源、防火墙等。在各种异常中,电源如果出现问题对数据机的破坏最为严重,目前整个社会都处于能源紧张的情况,在用电高峰期时电压会随着用电用户的增加而出现电压波动,这种波动会导致用电设备在电压较低时无法启动,而电压过大时又可能烧坏部件。常规的过压保护开关虽然能够在电压瞬间过大时断开电路,但是这种随意性的断开,同样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突然失电的情况下损坏,此外用电设备的启停、快速开关时可能产生的瞬间突波,过压保护开关也不能处理,而且过压保护开关无法防止低压现象。有些用电设备上设置有相应的欠压检测电路,但由于采用的检测元件不同,会导致电压实际值低于或高于检测元件的检测值,而出现防范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用电设备不能同时防范电源低压和高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低压进行精确检测并对高压能够及时断开的欠压过压安全保护电路。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数据机欠压过压安全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以及设置在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开关和电源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过压检测电路,所述电路开关和电源输入端之间设置有欠压检测电路,
其中欠压检测电路检测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并在当前电压低于电路开关的关断门限电压值时断开电路开关的供电,
所述过压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开关输出的电压并在电压高于设定值时断开电源输出端的供电。
为方便检测低压:所述欠压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电源输入端和电路开关之间的分压电阻R1、R2和三极管Q1,在分压电阻R2的两端并联连接有相互串联的滤波电容C1和C2,三极管Q1的基极与分压电阻R2连接,集电极与滤波电容C2的输入端连接,发射极与开关电路连接,在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并联有滤波电容R3。
为方便检测高压:所述过压检测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Q2,其中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发射极接地,基极与电路开关连接,在基极与电路开关之间连接有限定通过电压大小的电压限定模组,所述基极通过跳线选择开关与电压限定模组连接。
为实现不同中的电压限定:所述电压限定模组为多个串联的稳压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路上的欠压和高压都进行检测,欠压检测电路对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检测,在出现低电压且符合设备最低限制或电路开关的关断门限电压值时,断开电路开关的供电,避免电路开关因为使用部件的差异出现反应迟缓而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高压检测电路设置在电路开关的后面,用于检测和控制电路开关在启动和关闭时产生的高压突变,避免电路开关产生的突变高压对设备造成损坏。由于正常供电线路上产生的高压一般由电路开关进行检测和处理,采用本方案的方式还可以防止电路开关在高压控制失灵或反应迟缓时对进入设备的突变高压进行拦截,形成双层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低压检测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电源输入端、2-欠压检测电路、3-电路开关、4-过压检测电路、401-跳线选择模组、5-电源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如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机欠压过压安全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1和电源输出端5,以及设置在电源输入端1和电源输出端5之间的电路开关3,所述电路开关3和电源输出端5之间设置有过压检测电路4,所述电路开关3和电源输入端1之间设置有欠压检测电路2,
其中欠压检测电路2检测电源输入端1的电压并在当前电压低于电路开关3的关断门限电压值时断开电路开关3的供电,
所述过压检测电路4检测电路开关3输出的电压并在电压高于设定值时断开电源输出端5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分解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预埋多组螺帽的钢筋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