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6304.5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锦勋;张海鹰;郑国;李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18 | 分类号: | F16L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8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集成 制动 软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
背景技术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有技术中,制动系统中的制动软管通常是将空心螺栓、密封垫圈和软管分别交付给主机长进行组装。
但是,主机厂在制动系统漏油案例中发现,安装带有方形接头的制动软管时,由于工人的疏忽,存在密封垫片少装、多装、错装的情况,一旦发生该种状况,该制动软管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能够避免安装错误,保证形成安全,而且有利于降低总的零件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包括:
软管接头,该软管接头具有通孔;
两个密封垫圈,分别位于所述软管接头的两侧;
空心螺栓,预装入所述软管接头和两个密封垫圈的通孔内,将所述软管接头和两个密封垫圈预装集成在一起,其中,所述空心螺栓螺杆侧的密封垫圈受压变形以使该螺杆侧的密封垫圈相对于所述空心螺栓可自由旋转且不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受压变形的密封垫圈的平面度为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受压变形的密封垫圈的通孔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空心螺栓的螺纹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软管总成将软管接头、两个密封垫圈和空心螺栓预装集成在一起,也即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以及交付客户,一方面可以杜绝安装错误,保证行车成本,降低总的零件曾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客户的零件安装时间,有利于提高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客户零件号,便于降低客户的物流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集成的制动软管总成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制动软管总成10包括:软管接头1、两个密封垫圈7以及空心螺栓6。
其中,软管接头1也可称之为方形接头,该软管接头1的端部上具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
两个密封垫圈7分别位于软管接头1的两侧,空心螺栓6预装入软管接头1和两个密封垫圈7的通孔内,将软管接头1和两个密封垫圈7预装集成在一起。实际上,空心螺栓6、两个密封垫圈7以及软管接头1整体预装集成在一起形成制动软管总成。在交付时,该制动软管总成一体交付客户,而非多个单独的零件分别交付。
两个密封垫圈7其中一个位于空心螺栓6的头部一侧,具体而言位于空心螺栓6的头部和软管接头1之间,另一个密封垫圈7位于空心螺栓6的螺杆一侧。其中,位于螺杆一侧的密封垫圈7在预装后受压变形,例如,可以从彼此夹角为120°的三个方向对螺杆侧的密封垫圈7进行挤压,使其发生变形,受压变形的密封垫圈7相对于空心螺栓6可自由旋转且不脱落。具体而言,受压变形的密封垫圈7的通孔最小内径小于空心螺栓6的螺纹外径。
在实际操作中,将空心螺栓6、软管接头1和两个密封垫圈7预装在一起之后,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对螺杆一侧的密封垫圈7从三个方向进行挤压,使得密封垫圈7变形呈近似于三角形的形状(参考图4),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对三角形顶点至其对边的距离3xD进行适当控制,使得受压变形的密封垫圈相对于空心螺栓6可自由旋转且不脱落。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预装后,受压变形的密封垫圈7的平面度为优选为1.0。另外,整个制动软管总成的预装还需满足预设的制动液流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6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道的保温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锅炉给水及减温水调节阀的阀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