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泡脉动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027.1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5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费之奎;朱金波;王刚;丁光耀;汪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5/66 | 分类号: | B03B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流化床 粗煤泥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煤方面的重力选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利用重力选煤技术对粗煤泥进行分选的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技术。
背景技术:
液固流化床是一种基于两相流理论的分选设备,它是根据不同的密度、粒度和形状的物料在水中的沉降速度的差异进行分选的。颗粒的沉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沉降;另一种是干扰沉降。液固流化床主要有给料系统、排料系统、密度控制系统和分选床体四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实质上是基于重力场中颗粒的干扰沉降理论,具体分选过程是:矿浆通过入料系统给入分选机与上升水流相遇而形成干扰床层,固体颗粒在分选机内做干扰沉降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密度低于干扰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将浮起进入溢流;密度大于干扰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将穿透床层进入底流通过排矸口排出。
对于传统的液固流化床分选机而言,对粗煤泥的分选存在入料粒度范围窄的缺点。当入料粒度范围变宽时,粒度对分选的不利影响表现得非常显著,低密度的粗颗粒很容易进入高密度的底流中去,虽然可以通过提高上升水流速度来加强低密度粗颗粒的回收,但过高的上升水流速度又会造成高密度细颗粒进入到溢流中去,导致分选效率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干扰床分选机仅仅采用了单一的上升水流,且在整个分选室内上升水流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所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微泡脉动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是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和修改部分构件后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对粗煤泥分选时存在的入料粒度范围窄的问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粗煤泥的分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泡脉动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泡脉动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涉及粗煤泥分选技术领域。由精矿收集箱、主分选段、底流段组成。其特征是:主分选段上部分布有溢流倾斜板,分布角度为75°,外围设有精矿收集箱,收集箱下布置有精矿溢流管。溢流倾斜板下布置有筛网,筛网下方为一过渡层,过渡层下方是精矿缓冲段,此段是由一定数量相互交错布置的倾斜板及上下筛网组成,倾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为75°,筛网起支撑作用。精矿缓冲段下为流态化床层段,此段 为分选的主分选段,入料由此段以摆线的方式给入。流化床以下为气泡分散器,气泡分散器则通过管道与微泡发生器及加药装置相连。尾矿缓冲段设在气泡分散器的下方,此段也是由一定数量相互交错布置的倾斜板及上下筛网组成,倾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为75°,筛网起支撑作用。尾矿缓冲段下方为脉动水流层,此处布置有由频率调节装置控制的脉动水流管,脉动水流管下方是提供上升水流的流体分布器,最下方为锥形底流段,底流段下布置有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布明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选效率及处理量,并能改善传统粗煤泥分选机分选时粒度范围窄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倾斜板的一种布置方式示意图。
附图1中,1.精矿收集箱、2.精矿溢流管、3.溢流倾斜板、4.溢流倾斜板下筛网、5.过渡层、6.精矿缓冲段上筛网、7.精矿缓冲段、8.精矿缓冲斜板、9.精矿缓冲段下筛网、10.流态化床层段、11.摆线式入料管、12.微泡发生器、13.加药装置、14.气泡分散器、15.药剂气泡管道、16.尾矿缓冲段上筛网、17.尾矿缓冲斜板、18.尾矿缓冲段、19.尾矿缓冲段下筛网、20.脉动水流层、21.频率调节器、22.脉动水流管、23.流体分布器、24.上升水流进水管、25.锥形底流段、26.底流管。
附图2中,1.颗粒从斜板下方进入到斜板通道的过程、2.颗粒在斜板通道中向斜板表面沉降过程、3.从斜板滑落至竖直分选区的沉淀层下滑过程、4.竖直分选区的颗粒在上升水流作用下被再次分选过程、5、沿斜板上升的轻颗粒运动方向、6.分选后的重颗粒运动方向、7.上升水流、8.沉淀层、9.斜板与水平方向夹角、10.斜板通道宽度、11.斜板通道、12.竖直分选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机送料系统
- 下一篇:小型三片异形罐五层卷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