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077.X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才;朱剑;宋恩民;朱杰;李爱民;杨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回风 热能 实现 井筒 防冻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筒防冻、回风热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为促进煤矿余热利用,煤炭协会在《关于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确定“研究开发煤矿热能利用技术与装备,努力实现产煤不烧煤”是煤炭节能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矿井必须进行通风。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冬季,当矿区室外气温低于0℃时,如果入风井筒防冻问题解决得不好,井筒淋水会在低温空气作用下,在井壁、井筒内的罐道、罐道梁、提升容器、电缆、水管等处结冰,使井筒提升能力下降,通风断面减小,还可引起卡罐、托罐闸启闭不便、防坠保险失灵等,严重时大块冰塌落,造成损坏井筒设备和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矿井井筒防冻对保证煤矿冬季正常生产十分重要,井筒防冻热负荷在煤矿供热负荷中占较大比例。
煤矿是个巨大的蓄热体,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进入煤矿的空气不断与煤矿进行热交换,最终,空气与煤矿的地温达到平衡。煤矿的地温基本恒定,致使煤矿回风的温度全年基本恒定,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很少。故而,煤矿回风是一类稳定的较优质的余热资源。
煤矿回风量等于进风量,回风温度远高于进风温度,因此,利用回风加热进风满足部分或全部井筒防冻负荷是可行的。现有的回风利用技术均采用喷淋的方式将回风的热能转换到水中,再利用水源热泵提取水中的热能的方式,属于间接利用回风热能,该方式环节较多,效率不高。
(三)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回风热能的利用效率,减少换热环节,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利用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管式回风换热器、循环泵和进风加热器,所述回风换热器设在矿井通风扩散塔出口处,其出水口连接循环泵的进水口,循环泵的出水口连接进风加热器进水口,所述进风加热器设在进风井筒上的井口房内,进风加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回风换热器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行时,闭式循环中的循环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通过回风换热器带走回风的热能,再进入进风加热器中加热井筒进风,实现直接利用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目的。该装置组件较少,系统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回风热能的利用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风换热器,2循环泵,3进风加热器,4井口房,5井筒,6矿井回风,7井筒进风。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利用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装置,包括盘管式回风换热器1、循环泵2和进风加热器3,所述回风换热器1设在矿井通风扩散塔出口处,其出水口连接循环泵2的进水口,循环泵2的出水口连接进风加热器3进水口,所述进风加热器3设在进风井筒5上的井口房4内,进风加热器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回风换热器1的进水口。
矿井回风与闭式循环中的循环水在回风换热器1中进行热交换,循环水带走回风的热量,在循环泵2的作用下,循环水进入进风加热器3与井筒5进风进行热交换,加热井筒进风,实现直接利用回风热能实现井筒防冻的目的。为防止换热器冻结,循环水中添加防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