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键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372.5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忠军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键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输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薄膜式键盘一般采用键帽与下压推杆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通常为降低成本,普遍采用键帽推杆一体式结构),在推杆下方设置一个类似反扣碗状的硅胶弹性体,在硅胶弹性体的内部中间设有凸点,通过硅胶体的弹性变形,使硅胶内部凸点压迫下方的薄膜线路板实现键盘电路的联通;其中,薄膜线路板就是将导电材料(通常为银浆或碳浆)印刷在塑胶薄膜上,一般为3片式结构,上片为正极,下片为负极,中片利用塑胶绝缘的特性将正负极隔开,在硅胶弹性体的作用下实现触点接触导通传输信号;由于造价低廉而大量生产,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因结构简单易出现推杆与导滑井(俗称“火山口”为敞开式,口部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不等)之间导滑行程短,按键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晃动,无法获得一致的手感;因此,为了使推杆运行顺畅通常采取在导滑井壁上涂抹硅油的方法加强润滑,但此举非常容易吸附灰尘再加上敞开式设计,加剧了推杆与导滑井的磨损。
此外,为节省成本,厂商通常采用键帽推杆一体式结构,也使得推杆的材质无法达到耐磨损的需要,大大降低了键盘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滑行程长、按键稳定性高、可有效防尘和抗磨损的新型键盘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键盘结构,它包括由上盖和下盖组合而成的键盘壳体,所述键盘壳体的上盖上设置有数个键帽,所述键盘壳体内设置有数个与键帽连接的按键开关,所述键盘壳体内设置有一定位中板,所述定位中板上设置有数个用于定位按键开关的导滑井,所述导滑井将按键开关的主体部分与键盘壳体的上盖进行隔离。
优选地,所述导滑井为顶部开孔、内部中空、底部敞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导滑井与定位中板一体成型并凸出于定位中板的主平面。
优选地,所述按键开关包括滑动推杆和硅胶弹性体;所述滑动推杆置于导滑井内,所述滑动推杆的顶部穿过导滑井的顶部开孔与键帽紧配连接;所述硅胶弹性体设置于滑动推杆下方以用于导通键盘线路。
优选地,所述导滑井的内侧壁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条缓冲凸筋;所述滑动推杆是由上下两个同心的棱柱或圆柱组合而成的组合体,所述滑动推杆的下半部分的外边缘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条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缓冲凸筋相接触以形成缓冲作用。
优选地,所述滑动推杆的上半部分棱柱或圆柱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的十字筋或一字筋,所述滑动推杆通过十字筋或一字筋与键帽紧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推杆为塑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定位中板与键盘壳体的上盖一体成型。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借鉴了传统整体式机械开关具有良好防尘效果的结构特点,通过设置的定位中板将按键开关的主体部分与键盘上盖进行隔离,具体为将按键开关的滑动推杆设计为上下两个同心的棱柱或圆柱结构,其上半部分穿过导滑井的顶部开孔与键帽连接,下半部分作为开关的主体部分被导滑井封闭在定位中板的下方,由于采用棱柱形或圆柱形,利于滑动推杆将导滑井的顶部开孔封闭,以防止键盘在非工作状态下,因灰尘和外部杂物的进入而影响键盘工作性能或加剧部件之间的磨损;同时滑动推 杆设计为两段式结构也实现了按键开关的两段定位的效果,使按键开关更加牢固、平稳的固定。
同时,按键开关的滑动推杆通过在导滑井内进行上下动作,由于导滑井采用凸出于定位中板的主平面的结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键盘按键,其具有更长的导滑行程;通过设置的弹性臂与导滑井内的缓冲凸筋进行接触,可以避免导滑推杆与导滑井顶部的硬性接触,增加了按键的稳定性,使整个键盘的按键能够获得更加一致的手感。
另外,按键开关可以与键帽进行多种形式的结构连接,如十字筋或一字筋的可拆卸连接;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中板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开关安装状态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忠军,未经杨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芯片的复位和自毁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壁视觉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