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探梁吊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788.7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强;何鑫;李涛;刘会东;马明东;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7/00 | 分类号: | E21D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探梁 吊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煤巷掘进临时支护设施的新型前探梁吊挂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前探梁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前探梁吊环是通过在吊环与梁之间用木楔背实来实现稳固的,在施工过程中,调整梁的高低及前移时都要重新背实,操作极为不便,且可靠性差。同时老式前探梁吊环挪动花费时间长,若存在压力大的巷道中采用,有时老式前探梁吊环上的螺杆因压力过大而压实,导致无法取出,严重存在空顶时间长产生冒顶事故。
前探梁按其工作方式基本都为吊挂窜梁氏,梁通过吊挂装置悬吊在顶板支撑的锚杆上,按照巷道跨度不同,使用二到三根,在进行再次掘进时,需要先拆除前探梁的接顶材料,把后边的吊挂装置前移,然后再把前探梁窜至迎头重新接顶,此种方式不仅作业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前探梁容易滑掉,有时还容易伤人,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煤巷掘进临时支护设施的前探梁吊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探梁吊挂装置,包括由两平行的梯形板和固定在两梯形板之间的矩形板组成的吊挂本体,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吊挂本体顶端和底端的活动卡爪机构和梁固紧机构,所述的活动卡爪机构包括与吊挂本体上端部铰接的两个对应的活卡爪、设置在两个活卡爪外侧并固定在两梯形板之间的固紧板和设置在固紧板上固紧件,所述的梁固紧机构包括与吊挂本体的矩形板匹配的调节螺杆、固定在调节螺杆上端部的调节顶板和设置在调节螺杆下端的转动手柄。
所述的两平行的梯形板开设有对应的梯形槽。
所述的活卡爪背面焊接有把手。
所述的固紧件为固紧螺杆,固紧螺杆与固紧板上设有的螺孔相匹配。
所述的转动手柄为两个,两转动手柄之间的夹角呈90°。
所述的活卡爪的端部为斜尖状,方便咬合扣紧。
所述的矩形板下侧设有中空形圆柱体的导向套筒。
所述的两平行的梯形板之间设有加强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前探梁吊挂装置,通过对常规现有的悬吊方式进行设计,使得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快捷,安装速度快,固紧牢靠,且不容易发生事故,容易拆卸,以便重复使用,且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大大提高了整个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工人的人身安全得到很大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梯形板、2为矩形板、3为活卡爪、4为固紧板、5为固紧螺杆、6为调节螺杆、7为调节顶板、8为转动手柄、9为梯形槽、10为把手、11为加强轴、12为导向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前探梁吊挂装置,包括由两平行的梯形板1和固定在两梯形板1之间的矩形板2组成的吊挂本体,还包括有分别设置在吊挂本体顶端和底端的活动卡爪机构和梁固紧机构,所述的活动卡爪机构包括与吊挂本体上端部铰接的两个对应的活卡爪3、设置在两个活卡爪3外侧并固定在两梯形板1之间的固紧板4和设置在固紧板4上固紧件,所述的梁固紧机构包括与吊挂本体的矩形板2匹配的调节螺杆6、固定在调节螺杆6上端部的调节顶板7和设置在调节螺杆6下端的转动手柄8。
所述的两平行的梯形板1开设有对应的梯形槽9。所述的活卡爪3背面焊接有把手10。所述的固紧件为固紧螺杆5,固紧螺杆5与固紧板4上设有的螺孔相匹配。所述的转动手柄8为两个,两转动手柄8之间的夹角呈90°。所述的活卡爪3的端部为斜尖状,方便咬合扣紧。所述的矩形板2下侧设有中空形圆柱体的导向套筒12。所述的两平行的梯形板1之间设有加强轴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将活卡爪张开,卡住U型钢棚梁后,调节固紧螺杆5使得活卡爪抓紧U型钢棚梁,之后将前探梁穿到两平行梯形板之间,通过转动手柄调节调节顶板7使得前探梁与棚梁紧贴完成固定,当移动前探梁时,转动转动手柄使得前探梁与棚梁分离,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