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碳纤维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8853.6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安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鼎晟加固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碳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布,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复合碳纤维布。
背景技术
目前的碳纤维布在土木建筑、桥梁、隧道、混凝土结构抗震、修复、加固及补强方面应用得到大力的推广、发展迅速。
目前的塑胶地垫大多采用PVC材料或PE高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但是PVC地垫一般由软质的PVC制成,软PVD具有柔韧性,但是手感较粘,用过一段时间后在弯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PE材料的地垫比较软,摸起来有蜡质感,耐磨,但是这类材料一般发泡后很疏松,如果刷洗的话会吸水,久晾不干,使用时会有水分渗透,从而滋生细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碳纤维布,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碳纤维布,包括两层碳纤维布层、一第一芯层和一第二芯层,所述第一芯层及所述第二芯层粘接在一起且粘接于两层碳纤维布之间,碳纤维布层由从左向右分布的多个碳纤维布单元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之间由定型经纱连接在一起,各个所述的纤维布单元的左、右两侧具有防止碳纤维纬丝和定型经纱散开的绞边,且各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的宽度为5cm-8cm,碳纤维布层的沿经线方向间隔涂覆树脂形成一树脂带,且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
所述第一芯层为聚氯乙烯层,且所述第二芯层为高发泡聚乙烯层。
相邻两树脂带的距离为50-3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不易出折痕,表面不易渗水,易用水擦拭,使用寿命长,卫生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碳纤维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复合碳纤维布,包括两层碳纤维布层3、一第一芯层1和一第二芯层2,所述第一芯层及所述第二芯层粘接在一起且粘接于两层碳纤维布之间,碳纤维布层3由从左向右分布的多个碳纤维布单元31构成,相邻两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之间由定型经纱33连接在一起,各个所述的纤维布单元的左、右两侧具有防止碳纤维纬丝和定型经纱散开的绞边32,且各个所述的碳纤维布单元的宽度为5cm-8cm,碳纤维布层的沿经线方向间隔涂覆树脂形成一树脂带1,且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
所述第一芯层为聚氯乙烯层,且所述第二芯层为高发泡聚乙烯层。
相邻两树脂带的距离为50-300mm。
碳纤维布层的厚度A为0.2-1毫米,所述第一芯层的厚度B为15-35毫米,所述第二芯层的厚度为7-15毫米。所述碳纤维布层的厚度A为0.5-2.5毫米,所述第一芯层的厚度B为15-25毫米,所述第二芯层的厚度为9-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布由多个碳纤维布单元构成,且每个碳纤维布都具有铰边,因此方便用户使用时根据需要裁切,不会散开,且由于具有高分子弹性膜,因此柔软性、保温性及耐磨性能均较好,且由于含有树脂带,因此延展性能好,张拉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鼎晟加固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鼎晟加固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8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网柜自供电系统
- 下一篇:热回收恒温恒湿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