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电解质电容器阳极引出部件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9761.X | 申请日: | 2013-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6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峰;蒙勇;黄艳;何晓舟;李慧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0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质 电容器 阳极 引出 部件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电容器阳极引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电容器阳极引出部件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阀金属块是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重要部件。目前,通常采用将阳极引出线的一端放入装有阀金属粉的模腔中,模压成型后再进行高温煅烧的方式来制作阀金属块。由于阳极引出线与阀金属块的接触面积很小、且表面比较光滑,因此阳极引出线与阀金属块之间的结合强度不高,容易从阀金属块中脱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与阀金属块牢固结合的固体电解质电容器阳极引出部件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阳极引出线,阳极引出线的一端有与之连为一体的扁平状埋入体。
埋入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圆柱形结构的阳极引出线的线端增加了扁平状的埋入体,增大了与阀金属块的结合面积,阳极引出线与阀金属块的结合更加牢固。另外,由于埋入体上设有通孔,因此模压成型后埋入体与阀金属块之间能够形成铆固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阳极引出线1、通孔2、埋入体3、阀金属块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阳极引出线1的一端有与之连为一体的扁平状埋入体3,为了进一步提高埋入体3与阀金属块4的结合强度,在该埋入体上设有三个通孔2。
制作阀金属块4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模腔中,倒入阀金属粉,保证阀金属粉填满埋入体3的四周,合模压制成块状结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9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开关
- 下一篇:一种高压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