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电解质电容器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9766.2 | 申请日: | 2013-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源;龙继云;陈德舜;肖建惠;胡鑫利;熊远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12 | 分类号: | H01G9/012;H01G9/1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质 电容器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电容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片式固体电解质电容器芯子的结构是在镶嵌有阳极引出线的阀金属块表面制备介质氧化膜,在该介质氧化膜的表面包覆导电聚合物电解质或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然后再包覆碳层和导电金属层。由于阳极引出线呈直线型结构,需埋入阀金属块中的部分较长,因此占据阀金属块的内部空间较大,从而减小了电容器容积率、降低了静电容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容器容积率的固体电解质电容器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包封于绝缘外壳中的电容器芯子,该电容器芯子由表面附着有介质氧化膜的阀金属块、一端镶嵌于该阀金属块中的阳极引出线、包覆在所述介质氧化膜表面的碳层、包覆在该碳层表面的金属浆料层构成;阳极引出线呈L状结构,该阳极引出线的另一端从绝缘外壳的侧面穿出并与固定于该绝缘外壳表面的阳极引出片固定搭接,固定于绝缘外壳表面的阴极引出片与金属浆料层固定搭接。
在阳极引出片与金属浆料层之间有镶嵌于绝缘外壳壳壁中的绝缘隔离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将直线型阳极引出线改为了L型结构,既减小了阳极引出线植入的长度、又增强了阳极引出线与阀金属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因此电容器的容积率得以提高,从而增大了电容器的静电容量。另外,由于将阳极引出线从阀金属块的侧面引出,能够降低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和结构电感;由于阀金属块与阳极引出片的距离较近,因此工作时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绝缘外壳1、金属浆料层2、碳层3、介质氧化膜4、阀金属块5、阳极引出片6、绝缘隔离片7、阳极引出线8、阴极引出片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电容器芯子包封于绝缘外壳1中,该电容器芯子由表面附着有介质氧化膜4的阀金属块5、镶嵌于该阀金属块中呈L状结构的阳极引出线8、包覆在介质氧化膜4表面的碳层3、包覆在该碳层表面的金属浆料层2构成;阳极引出线8的一端从绝缘外壳1的侧面穿出并与固定于该绝缘外壳表面的阳极引出片6固定搭接,固定于绝缘外壳1表面的阴极引出片9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金属浆料层2固定搭接。为了工作可靠,阳极引出片6与金属浆料层2之间有镶嵌于绝缘外壳1壳壁中的绝缘隔离片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9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枪枪头及其打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可调式防护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