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密封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9964.9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7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开来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密封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密封检测器。
背景技术
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化工生产中,经常会用到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当采用反应釜时,反应釜的密封性能往往决定产品品质,而且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因为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物料往往比较危险,容易引发爆炸及火灾,在对反应釜的密封性能检测时往往费时费力,而且发生微量泄露时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实时检测反应釜密封性能的设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时检测反应釜密封性能简易密封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简易密封检测器,包括加料管、检测管、进料管、管盖,其特征在于加料管、检测管、进料管采用三通连接,检测管管口朝上,检测管管内呈漏斗状,进料管管口朝下,加料管设置在一侧,检测管、加料管上设置有管盖。加料管、进料管管径相同,检测管管径小于加料管、进料管。
在反应釜正常使用中,检测管通过管盖密封,进料管与物料输入管连接,完成加料后,进料管使用管盖密封,当需要进行反应釜漏液检测时,打开检测管上的管盖,加入水或其他液体,由于检测管管内呈漏斗状,因此,如果反应釜无泄露,则检测管管内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并不会下渗,如果反应釜有泄露,则检测管管内液体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加料管,2-检测管,3-进料管,4-管盖。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简易密封检测器,包括加料管1、检测管2、进料管3、管盖4,其特征在于加料管1、检测管2、进料管3采用三通连接,检测管2管口朝上,检测管2管内呈漏斗状,进料管3管口朝下,加料管1设置在一侧,检测管2、加料管1上设置有管盖4。加料管1、进料管3管径相同,检测管2管径小于加料管1、进料管3。
在反应釜正常使用中,检测管2通过管盖4密封,进料管3与物料输入管连接,完成加料后,进料管3使用管盖4密封,当需要进行反应釜漏液检测时,打开检测管2上的管盖4,加入水或其他液体,由于检测管2管内呈漏斗状,因此,如果反应釜无泄露,则检测管2管内液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并不会下渗,如果反应釜有泄露,则检测管2管内液体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开来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相城区开来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9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包边机
- 下一篇:内波水平力的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