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0140.9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5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伦;陈翔辉;吴建东;周金国;甘生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蔽 开启 玻璃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特别涉及一种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普通玻璃幕墙做玻璃开启窗时,开启扇玻璃黑边比较宽、周围的缝与固定玻璃的缝有所不同,而且扇玻璃也会严重一些。因此目前大型的酒店、商业、机场等公共建筑为了追求更好的外立面效果,会尽量避免在外视玻璃上做开启扇,但这造成了普通玻璃幕墙自然通风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玻璃幕墙的通风性,同时不影响外立面的整体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包括:立柱、玻璃板块和装饰线条;所述立柱成对平行设置,且之间预设一定距离,形成一个气流通道,所述玻璃板块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上,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开口与室内连通;所述装饰线条覆盖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靠近室外的开口处,其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所述装饰线条上设有气孔或气槽,所述气流通道的外开口通过所述气孔或气槽与外界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孔或气槽位于所述装饰线条的根部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玻璃幕墙还包括开启扇,所述开启扇活动连接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内开口处,所述开启扇闭合时将所述气流通道与室内完全封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开启扇上设有开启执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开启扇内部或外表面设有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立柱内部或者与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幕墙在装饰线条的侧面设置气孔或气槽,通过气流通道与室内连通,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在玻璃板块上开窗,影响了外立面的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的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的装饰线条的侧视图。
其中:1、立柱;2、玻璃板块;3、横梁;4、气流通道;5、装饰线条;6、气槽;7、开启扇;8、开启执手;9、隔热材料;10、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玻璃幕墙,包括:成对平行设置的立柱1,立柱之间预设一定的距离,形成一个气流通道4,横梁3与立柱1固定连接,玻璃板块2的端部通过密封胶等固定在立柱1和横梁3上。
气流通道4的内开口401与室内连通,且设有开启扇7,开启扇7活动连接于气流通道4的内开口401处,通过转轴固定于立柱1上,并能从室内旋转打开。为了有效地隔热,其内部填有隔热材料9,当开启扇7闭合时将气流通道4与室内完全封闭。为了方便从室内打开,开启扇7上设有开启执手8。
装饰线条5覆盖在气流通道4的靠近室外的开口402处,其一端与立柱1固定,装饰线条5根部的侧面上设有气槽6,当然也可以用气孔代替。气流通道4的外开口402通过气槽6与外界连通。气槽6设于装饰线条5根部的侧面具有隐蔽的效果,不会破坏外立面整体美观。
为了有效隔热,立柱1内部填有隔热材料10,这样当开启扇7闭合时,气流通道4的温度难以传导至室内。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0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CR脱硝系统催化剂活性检测实验装置
- 下一篇:紫外线消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