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引线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0649.3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威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引线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产品具有节能、发光响应时间短、寿命长、体积小等突出的优点。LED照明有着非常光明的远景和厂阔的应用范围,目前己经广泛应用在汽车照明、指示照明和装饰照明中。LED引线框架是LED的配套部分,国际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对于LED等小器件引线框架的制造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通过蚀刻来制造引线框架,另一种则是通过冲压来制造引线框架。对于后者,因为其直接通过冷冲压成型,具有加工速度快,结构强度高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卷料,经过连续冲压制成引线框架片,再分切制成单只引线框架。
目前,LED在封装过程中,会根据需要采用带弯折引脚端的LED管脚引线,但是现有冲压制成的LED引线框架上的LED管脚引线都是直条状结构,在分切制成单只引线框架单元后的LED管脚引线也都是直型的,封装前需要另外将LED管脚引线的引脚端弯折,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使用方便的LED引线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LED引线框架,它包括有工艺边、多个并排设置的引线框架单元,多个引线框架单元的底部连接在工艺边上,每个引线框架单元包括有多根与工艺边垂直的LED管脚引线,LED管脚引线之间通过与工艺边平行的上连筋连接,每根LED管脚引线位于上连筋下方的位置向一侧成型有与LED管脚引线互成角度的引脚端,每个引线框架单元中至少有一根LED管脚引线的下端与工艺边连接。
所述引脚端与LED管脚引线垂直。
所述每根LED管脚引线的引脚端均朝向同一侧。
每个引线框架单元中,多根LED管脚引线的引脚端由上至下依次间距排布。
较佳地,每根LED管脚引线的引脚端均朝向前侧,每个引线框架单元中位于最后侧的LED管脚引线的下端与工艺边连接。
相邻两根LED管脚引线的引脚端之间的间距为1~3mm。
所述工艺边与上连筋之间设有中连筋,每个引线框架单元中位于最后侧的LED管脚引线之间通过中连筋连接。
所述上连筋位于引线框架单元一侧或两侧的位置向上凸设有凸部。
每个引线框架单元中的LED管脚引线为2根或3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工艺边、多个并排设置的引线框架单元,多个引线框架单元的底部连接在工艺边上,每个引线框架单元包括有多根与工艺边垂直的LED管脚引线,LED管脚引线之间通过与工艺边平行的上连筋连接,每根LED管脚引线位于上连筋下方的位置向一侧成型有与LED管脚引线互成角度的引脚端,每个引线框架单元中至少有一根LED管脚引线的下端与工艺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冲压制成引线框架的过程中就直接在LED管脚引线上一次冲压形成与LED管脚引线互成角度的引脚端,在分切制成单只引线框架单元后的LED管脚引线就直接带有弯折引脚端,能够直接用于封装,不需要另外将LED管脚引线的引脚端弯折,使用方便,简化工艺,提高加工效率,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线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所示,LED引线框架,它包括有工艺边1、多个并排设置的引线框架单元2,多个引线框架单元2的底部连接在工艺边1上,每个引线框架单元2包括有多根与工艺边1垂直的LED管脚引线21,LED管脚引线21之间通过与工艺边1平行的上连筋3连接,每根LED管脚引线21位于上连筋3下方的位置向一侧成型有与LED管脚引线21互成角度的引脚端22,每个引线框架单元2中至少有一根LED管脚引线21的下端与工艺边1连接。
引脚端22与LED管脚引线21垂直。每根LED管脚引线21的引脚端22均朝向前侧,加工方便。每个引线框架单元2中,多根LED管脚引线21的引脚端22由上至下依次间距排布,使得引脚端22之间不会互相干扰。每个引线框架单元2中位于最后侧的LED管脚引线21的下端与工艺边1连接,而其它LED管脚引线21不与工艺边1连接,减小费料。相邻两根LED管脚引线21的引脚端22之间的间距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威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威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0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进加热炉内用的悬臂辊道
- 下一篇:熔体微分静电纺丝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