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用中分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1255.X | 申请日: | 2013-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东旭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B66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中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用中分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厅门和轿门系统中,门滑块与门板装配后,不易保证门系统的安装间隙要求,且门加强筋有开胶的可能性,门绳易脱槽,安装、调整、拆卸不方便。无开门限位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中分门,它通过改变滑轮的绕线结构及滑道结构,使得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两对称滑道、置于两滑道的上挂板和下托板、上门扇、下门扇、门套,所述上、下门扇安装于两滑道上,沿滑道上下移动,门套沿两门扇周边安装在滑道上,上挂板两端分别设有滑轮,其钢丝绳一端与上门扇连接,另一端与下门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门扇与滑道连接侧分别设有尼龙滑块,配合滑道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门扇均为包边结构,具体为:其中一组对称边折弯为L型结构,另一组对称边折弯为U型结构,其U型折弯边包裹在L型折弯边外。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为一整体板材折弯成一端为U型槽口,一端为L型槽的截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挂板上的滑轮外设置有滑轮罩。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罩外壳内壁与滑轮的外切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钢丝绳直径。
进一步地,本发明作为厅门安装时,中分门的光滑表面朝向轿厢外,两滑道安装在门固定框架上,上门扇下端面上连接有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为一整板折弯结构,一端为与上门扇配合的凹槽,另一端带有门完全开启时防挤压手的护手凹槽。
进一步地,本发明作为轿门安装时,中分门的光滑表面朝向轿厢内,两滑道安装在轿厢上,在上门扇上带有轿门止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轿门止动装置包括底板、止动板、连接轴、弹簧和限位轴,所述底板和止动板通过连接轴和限位轴连接,在限位轴上套装有弹簧,止动板端一侧带有与下门扇边缘配合的锁卡,一侧为扣手槽的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的绕绳结构,不仅组装方便,且钢丝绳隐藏于滑道内,防止检修或故障发生时刮碰钢丝绳。滑轮的位置及滑轮罩的防出槽设计,杜绝了钢丝绳脱落的现象。
2.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安装及拆换更为方便。
3.作为轿门安装时,其光滑表面朝向轿厢内,防止开门过程中刮碰轿厢内物品。
4.轿门止动装置的设置,有效杜绝电梯在运行中,轿门意外开启,减少故障率。
5.本发明的门托板保证门绳断裂时,门板可保持在滑道内,不易坠落至井道底部。门滑块融化脱落后,门板始终保持在滑道内,具有防火、阻止火焰蔓延的功能。门板的折弯结构,使门间隙保证了精度要求,没有开胶开焊的可能性,无粘接点。门套整体焊接结构,与门滑道2装配后,保证门系统的安装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下门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1中滑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拉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轿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止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托板,2.滑道,21.U型槽口,22.L型槽口,3.横肋,4.下门扇,41.滑块,5.上门扇,6.上挂板,7.滑轮,8.滑轮盒,9.拉手,91.凹槽,92.护手凹槽,93.折弯板,10.止动装置,101.限位轴,102.底板,103.止动板,104.扣手槽,105.锁卡,106.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两对称滑道2、置于两滑道2的上挂板6和下托板1、上门扇5、下门扇4、门套,所述上、下门扇5、4安装于两滑道2上,沿滑道2上下移动,门套沿两门扇周边安装在滑道2上,上挂板6两端分别设有滑轮7,其钢丝绳一端与上门扇5连接,另一端与下门扇4连接。本发明所述门套整体焊接结构,与门滑道2装配后,保证门系统的安装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东旭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东旭电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1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水全自动净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