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OF输出端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1670.5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2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平;钱志禹;蔡光源;杨建磊;吴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f 输出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OF输出端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是将驱动电路制作在薄膜上,并在COF上设计输入端引线和输出端引线,分别和PCB(印刷电路板)及显示面板玻璃上的引脚压接(pin bonding),以此来传递信号。
现有的COF输出端引线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COF的部分区域设置为保护涂层区域A,在A区域的COF金属引线表面涂覆了一层树脂类物质,主要起保护引线的作用;COF输出端引线1在距离保护涂层区域A一定距离处为粗细混合布置,即部分引线由细变粗,部分引线宽度始终不变,保持较细状态;在COF输出端引线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支撑衬底2,保护支撑衬底2覆盖保护涂层区域A并延伸至COF输出端引线粗细混合区域,保护支撑衬底2不传递信号,主要起保护和支撑COF输出端引线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操纵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COF输出端引线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COF输出端引线抗弯折强度性较差,与玻璃边缘接触的地方易发生断裂。主要原因在于:(1)与玻璃边缘接触部位引线较细;(2)与玻璃边缘接触部位引线粗转细位置应力较大;(3)与玻璃边缘接触部位部分区域无保护支撑衬底支撑。所以,COF输出端引线与显示面板组装之后,出货检时都能达到合格状态,但经过长途的运输,在客户端经过高强度的振动、跌落测试,容易出现COF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COF输出端引线抗弯折强度,避免其与玻璃边缘接触的地方发生断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COF输出端引线结构,包括其上涂覆有保护层的保护涂层区域,位于保护涂层区域外部的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以及设置在输出端引线一侧的保护支撑衬底;所述保护支撑衬底支撑覆盖整个所述输出端引线的一侧。
其中,所述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中,粗引线以距离保护涂层区域的远近交替布置。
其中,所述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中的粗细引线交接位置靠近所述保护涂层区域。
其中,所述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中离保护涂层区域最近的粗细引线交接位置距离所述保护涂层区域0.15~0.25mm。
其中,所述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中离保护涂层区域最近的粗细引线交接位置距离所述保护涂层区域0.20mm。
其中,所述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中,交替布置的相邻两根粗引线的交接位置沿粗细引线延伸方向相距0.010~0.020mm。
其中,所述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中,交替布置的相邻两根粗引线的交接位置沿粗细引线延伸方向相距0.015mm。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COF输出端引线结构,通过将保护支撑衬底设置为支撑覆盖整个输出端引线的一侧,利用保护支撑衬底比传递信号的引线粗得多,且COF输出端引线与玻璃边缘接触部分为一宽度范围,从而能够实现对输出端引线的支撑,增加其抗弯强度,避免与玻璃边缘接触的地方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COF输出端引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COF输出端引线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输出端引线;2:保护支撑衬底;A:保护涂层区域;B:引线交错区域;C:衬底延伸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COF输出端引线结构包括其上涂覆有保护层的保护涂层区域A,位于保护涂层区域A外部的粗细引线混合区域,以及设置在输出端引线一侧的保护支撑衬底2。
为了提高COF输出端引线与玻璃边缘接触位置的抗弯折强度,本实施例将所述保护支撑衬底2支撑覆盖在整个所述输出端引线的一侧,即与现有技术相比,输出端引线两侧的保护支撑衬底2延长,增加了图示中的衬底延伸区域C,由于保护支撑衬底比传递信号的引线粗得多,且COF输出端引线与玻璃边缘接触部分为一定的宽度范围,因此能够额外增加COF输出端引线抗弯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1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基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柔性基板多层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