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焊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1732.2 | 申请日: | 201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书;严绪魏;程娟;李敏;汪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焊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装,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白车身焊接的点焊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身上大约90%的焊接都是点焊,每辆车有4000多个焊点。点焊前,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工装主要是夹具。通过夹具,实现工件快速、准确地定位以及适合的支撑、维持,使生产的所有工件都固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保证产品的精密性和互换性。
随着汽车造型的流线型化、车身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焊接工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夹具的投资也是越来越高,厂房面积要求越大越好。针对尺寸较大的冲压件的焊接,夹具定位单位的布置空间充裕,能够保证焊接后的总成件性能和尺寸一致性较好。但对于焊接尺寸较小的零件,往往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夹具设计不合理导致焊接一致性差,工艺能力不足。
目前的焊接夹具主要存在如下的缺点:
1、因小件的尺寸限制,难以在夹具上实现充分定位;
2、焊接操作比较困难,容易产生质量缺陷(如焊接分流);
3、工位面积不能降低,厂房的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焊工装,以用于汽车白车身的小件在点焊时的定位,确保小件定位合理,方便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焊工装, 包括手持式焊钳的钳身,在该钳身的钳嘴处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钳嘴上的两个夹板,其中一个夹板设有定位销,另一个夹板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压紧块,压紧块开有让定位销插入的孔。
所述定位销和压紧块设有两个。
所述夹板呈U型,所述定位销和压紧块分别设在夹板的两侧。
所述钳身上设有在所述夹持机构夹紧后锁定钳身的锁止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工装采用大力钳的输出力,代替传统夹具的气缸,实现工件的抓取、装配、压紧和松开,适用于小件的夹紧定位,能够确保小件合理定位,工装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点焊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钳身;2、上夹板;3、下夹板;4、定位销;5、压紧块;6、锁止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点焊工装,包括手持式焊钳的钳身1,在该钳身1的钳嘴处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机构。在夹持小件时,操作人员手持钳身1,用力握持钳身1的钳臂,钳嘴带动夹持机构压合,实现工件的定位和夹紧。
具体地说,夹持机构包括设在钳嘴上的两个夹板,分别为上夹板2和下夹板3,在下夹板3上设有定位销4,在上夹板2上设有与定位销4配合的压紧块5,压紧块5开有让定位销4插入的孔,工件夹紧在压紧块5和下压板之间,在工件上具有让定位销4穿过的通孔。上夹板2和下夹板3均呈U型,上夹板2和下夹板3在中部与钳身1的钳嘴焊接连接。定位销4和压紧块5均设有两个, 两个定位销4分布在下夹板3的两个伸出部的端部处,压紧块5分布在上夹板2的两个伸出部的端部处。
另外,在钳身1上还设有在夹持机构夹紧后锁定钳身1的锁止机构6。钳身1的内部连接有连杆,连杆两端与钳身1的上下手持臂转动铰接,连杆与钳身1的上下手持臂形成四连杆结构。当钳身1在夹紧状态下,内部连杆的凸角撬动锁止机构6,将四连杆结构锁死为三角形结构。若要打开夹持机构,必须压下锁止机构6,才能解锁。
本手持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1、遵循夹具定位基本“N-2-1”原则,保证工件定位的充分和合理;
2、实现工件的抓取、装配、压紧、松开功能;
3、采用大力钳的输出力,代替传统夹具的气缸,实现制件的夹紧。并有锁紧机构,保证夹紧力的持续恒定;
4、该工装的定位部分,可以结合需要焊接的零件形状进行更改,便于大面积的推广;
5、本工装配合固定焊钳或者固定点焊机进行焊接即可,减少设备投资,降低操作难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1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粒机车削刮刀
- 下一篇:一种带竖嵌FRP增强层板的单向正交胶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