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188.3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江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308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调查和监测显示,空气中细小颗粒物污染是流行病和传染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手提式吸尘器会把地面上的细小颗粒排放到空气中进一步加强了室内污染。但高效的中央吸尘系统的出现可以清除飘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灰尘颗粒,它利用设置在墙面上的吸入管道,可以及时消除室内的灰尘及吸附在灰尘上的有害物质同时可以降低流行病和过敏症的发作。
传统吸尘将是灰尘和细菌再次扬起,是健康的严重隐患,中央吸尘系统通过房间内的吸尘口将灰尘完全吸致室外的积尘桶内,由于管路处于全密闭状况因此灰尘在输送过程中与室内环境隔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管路处于全密闭状况显得至关重要。
在中央吸尘系统管道中,由于清扫吸尘时会吸取各种物料,包含粉尘、絮状物等。这就要求管道内壁平滑,无挂刺、无突起、无台阶,同时也必须要求管道的密封性。传统的密封管道连接方式为焊接,由于焊接管道不可避免的在焊缝处会有挂渣现象发生,管道的内壁不平滑,长期使用焊渣部位会有挂灰出现,由少量粉尘慢慢集聚到大量粉尘,因此容易发生堵塞管道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中央吸尘系统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管道连接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内壁非常平滑的管道连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硬管本体和第二硬管本体,所述第一硬管本体和第二硬管本体之间设有热缩橡胶套管,所述热缩橡胶套管的直径大于第一硬管本体和第二硬管本体的直径,热缩橡胶套管的外侧设有管箍连接系统。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热缩橡胶套管受热时收缩并抱紧管道。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热缩橡胶套管内壁涂有热熔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管箍连接系统包括抱箍,所述抱箍之间设有固定连接装置。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连接装置为抱箍上设有多个螺孔,螺栓通过螺孔与螺母固定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管箍连接系统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热缩橡胶套管的材料为受热收缩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硬管本体和第二硬管本体之间设有热缩橡胶套管,热缩橡胶套管的直径大于第一硬管本体和第二硬管本体的直径,热缩橡胶套管的外侧设有管箍连接系统,同时热缩橡胶套管内壁涂热熔胶,热缩橡胶套管受热时抱紧管道,热缩橡胶套管还具有密封和加强握紧力的性能,所以管道连接装置牢固稳定、密封性好、内壁非常平滑、操作简易、工艺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硬管本体和第二硬管本体对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缩橡胶套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硬管本体1和第二硬管本体2,第一硬管本体1和第二硬管本体2之间设有热缩橡胶套管3,热缩橡胶套管3的直径大于第一硬管本体1和第二硬管本体2的直径,热缩橡胶套管3的外侧设有管箍连接系统4。
热缩橡胶套管3的材料为受热收缩性材料,热缩橡胶套管3固定在第一硬管本体1和第二硬管本体2的外壁上,热缩橡胶套管3受热时收缩并抱紧管道。
实际应用中,管箍连接系统4包括抱箍4a,抱箍4a之间设有固定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装置为抱箍4a上设有多个螺孔4b,螺栓通过螺孔4b与螺母固定连接。管箍连接系统4的材质为金属材料,管箍连接系统4可以解决第一硬管本体1和第二硬管本体2连接处的强度比较低的技术问题。
另外,热缩橡胶套管3内壁涂有热熔胶,当热缩橡胶套管3外部受热收缩时,热熔胶便与硬管粘接在一起。
另外,管箍连接系统4的抱箍4a优选为两个,且大小对称,其整体呈环状结构;同时抱箍4a也可为一个,抱箍4a的内径等于第一硬管本体1和第二硬管本体2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江,未经王永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钢缠绕排水管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铠装输油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