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炉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3749.1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8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平;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废物 焚烧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三废处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不但具有一般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的潜在性和长期性,而且还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传染等为危害性,危害后果具有累积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目前已有多种热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危险废物,我国迄今最普遍采用的还是高温焚烧法。
国内危险废物焚烧工程刚起步,与欧美发达国家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工程在经验、工艺选取和执行标准上都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T/T176-2005发布并实施,是行业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技术规范,近几年在规范指导下先后陆续建成有省、地区危险废物焚烧集中处置工程,主要采用的工艺流程见附图3。
这样的工艺较之之前焚烧项目只管处理、不管环境后果的做法,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保项目。但是由于工艺细节、设计水平、运营管理水平,包括投资规模、环保检测力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项目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无法达到既定的和全面的环保检测要求,有些项目虽然投产数年,却一直无法通过环保验收。这些不足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危险废物焚烧工艺通常采用回转窑与二燃室燃烧模式,时常因废弃物种类变化频繁,造成洁净燃烧难以组织,易回火、爆燃、漏风,炉温忽高忽低不稳定、停留时间不够、易结焦、冒黑烟、耐火材料使用时间短、炉渣结团、含碳量超标等现象;
2)烟气处理效率低,尤其排放烟气中二噁英值超标,由于受洁净燃烧技术和有害物质焚烧效率影响,加之防止再合成的急冷和活性碳的吸附环节达不到技术要求,二噁英排放值大多远超过二噁英国家排放限制0.5TEQng/m3,与欧盟标准0.1 TEQng/m3更是相差甚远。
3)自控化水平低,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回火和窑头串风等原因容易造成火灾和人身安全事故。
4)危险废物配伍不合理,热值不稳定,需要补充辅助燃料,加上设备故障率高,连续运行时间短等诸多原因,因此综合运行成本高;为降低成本,运营方又会降低烟气处理各种药剂的用量,造成尾气排放的不达标。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环保项目危害环境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炉成套装置,包括:运输贮存及配伍系统、破碎系统、进料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烟气急冷脱酸系统、活性炭喷射系统、干法脱酸系统、布袋除尘器、活性焦净化系统、灰渣及飞灰收集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及动力配电系统、自控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
其中,所述的运输贮存及配伍系统包括抓斗起重机;所述的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7、破碎机料头、破碎仓、压入机构及破碎溜槽所述抓斗起重机安装在破碎机的上方;
其中,所述的破碎系统包括破碎机7、破碎机料头、破碎仓、压入机构及破碎溜槽;破碎仓设置在破碎机料头的下方,压入机构位于破碎仓仓体中部,破碎溜槽在破碎仓内;所述破碎系统与运输贮存及配伍系统相邻且紧密地安排在一起;
其中,所述的进料系统9主要由进料料斗、溜槽、压紧装置、推料机、压力滑板、液压系统及相关密封件组成,并设置有窑头下灰口、废液喷枪开口和废药瓶的投加口;进料料斗与溜槽连接,压紧装置在溜槽的前端,推料机在压紧装置后压力滑板前,压力滑板位于回转窑10入口前;液压系统提供压紧装置及推料机运动的动力,使之按照要求完成动作;
其中,所述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余热锅炉23的入口通过烟道与二燃室11的出口连接;余热锅炉23的进水管与综合水池1、全自动软水装置2、软水水箱3、除氧器5通过水管连接;余热锅炉23与分汽缸6通过蒸汽管道连接;
其中,所述的烟气急冷脱酸系统包括急冷脱酸塔24、急冷水箱4及碱液罐17;急冷脱酸塔24的烟气进口与余热锅炉23的出口连接,急冷水箱4通过水管与余热锅炉23的连接,碱液罐17通过水管安装在急冷水箱4与余热锅炉23之间;
其中,所述的活性炭喷射系统包括石灰仓26和活性炭仓25,急冷脱酸塔24的出口烟道与石灰仓26和活性炭仓25的进口烟道分别连接,石灰仓26和活性炭仓25为并列连接方式;
其中,所述的干法脱酸系统包括干法反应塔27,其入口烟道与石灰仓26和活性炭仓25的出口烟道连接;
其中,所述的布袋除尘器28的进口烟道与干法反应塔27的出口烟道连接;
其中,所述的活性焦净化系统包括活性焦烟气净化装置29,其入口烟道与布袋除尘器28的出口烟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灿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3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